
建設者在廣州體育館搭建氣膜方艙實驗室龍骨支架,為了便于指揮提高效率,方艙建設者被區(qū)分為“紅黃綠”三組(6月1日攝)。
6月2日凌晨,國家呼吸醫(yī)學中心、廣州實驗室指導金域醫(yī)學等單位共建的四組“獵鷹”氣膜方艙實驗室在廣州體育館初步搭建完成,將于3日正式開始核酸檢測,這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廣東首次投入使用方艙實驗室。本次搭建的氣膜方艙實驗室每組占地約210平方米,由試劑準備區(qū)、樣品處理區(qū)、擴增區(qū)組成,配備自動開蓋加樣機、全自動核酸提取、全自動點樣、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儀等檢測設備。四組氣膜方艙實驗室日檢測產(chǎn)能可超12萬管,將明顯提高廣州及周邊地區(qū)的核酸檢測能力。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