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傳承不變初心
【紅色歷史·“紅軍菩薩”】
“太陽出來暖洋洋,紅軍來了不納糧;又分錢來又分米,‘干人’有了救命王。”紅軍在遵義每到一地,都要打開地主、富戶糧倉,把糧食分給窮苦百姓。
在遵義,“紅軍菩薩”的故事流傳至今。為百姓治病解難的紅軍衛(wèi)生員龍思泉,在寒風(fēng)肆虐的冬日,焐熱了窮苦人們冰冷的額頭,卻被敵人殘忍殺害,鄉(xiāng)親們含著眼淚將他安葬。歲月滄桑,這座位于紅軍山烈士陵園的紅軍墳,如今每天仍有很多人前來祭奠。

這是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內(nèi)的紅軍衛(wèi)生員雕像(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