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0日,北京服裝學院的學生近距離觀賞古典服飾。
當日,一場關于中國傳統服飾之美的專題講座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行。古典美衣收藏家、服裝設計師畢紅攜其珍藏的中國傳統服飾來到北京服裝學院與師生見面。畢紅結合自己多年收藏傳統服飾的心得體會,從傳統服飾涉及的絲、染、色、線、織、設計等方面入手,介紹服飾文化的歷史沿革、文化內涵、審美情趣、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知識。此次講座是北京服裝學院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3月30日,北京服裝學院的學生近距離觀賞古典服飾。
當日,一場關于中國傳統服飾之美的專題講座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行。古典美衣收藏家、服裝設計師畢紅攜其珍藏的中國傳統服飾來到北京服裝學院與師生見面。畢紅結合自己多年收藏傳統服飾的心得體會,從傳統服飾涉及的絲、染、色、線、織、設計等方面入手,介紹服飾文化的歷史沿革、文化內涵、審美情趣、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知識。此次講座是北京服裝學院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之一。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學習進行時)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習近平為何頻頻調研? 新華網 程瑤 潘子荻 【學習進行時】在地方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調研歷史文化保護,強調要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堅定文化自信。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梳理。 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朱熹園,了解傳統文化傳承等情況...
 
																孩子們跟著大師體驗刻紙 臺海網3月17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一柄刻刀在板上來回移動,一把剪刀快速揮舞,不一會兒,一張精美且栩栩如生的刻紙作品就呈現出來……上周末,泉州古城里的浪a冊店迎來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林偉忠大師,在線征集的10組家庭跟著老師一同體驗非遺文化。 刻紙是...
 
																臺海網3月12日訊 據福州日報微信報道 一箸一瓢羹都是孝,一碗甜甜的拗九粥,囝呢平時間做不夠,告一聲依家依妮,摜粥摜到娘家厝門口……拗九,拗九。 作為一個福州人,對“拗九”最深的記憶莫過于此。 這兩天,福州全城都在煮“粥”、喝“粥”,一碗碗粥飄散著甜甜的味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布達拉宮進行了歷史上首次直播,51分鐘有92萬網友“云游”布達拉宮。不只是布達拉宮,網友們還能在直播間“云游博物館”,欣賞到極少亮相的“馬踏飛燕”真品,三星堆的“祭山圖玉邊璋”。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這樣感人的評論正出自B站的年輕用戶。”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導演呂逸濤欣喜地看到,無論是《國家寶藏》講...
 
																“聽到鄉(xiāng)音,就是回家了”、“聽到了小時候的年味兒”……今年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酷狗音樂上線“我記憶中的鄉(xiāng)音年味”、“今宵元夜 萬燈寄福”兩張主題歌單,截至目前播放量超過2200萬次。 春節(jié)、元宵是中國傳統節(jié)日,隨著互聯網服務升級,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數字音樂、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