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歲到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在這里度過,有很多體會。”今年3月24日,在福建考察調(diào)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同福州市民親切交流時深情地說。

2021年3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福州市郊野福道考察時,向群眾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從1985到2002年,習近平同志在福建歷任廈門市副市長,寧德地委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等職務(wù)。這將近17年半的時光,和福建發(fā)展密不可分。
翻開歷史篇章,福建的滄桑巨變驚艷了歲月,也記錄著習近平“最好的年華”。通過幾個故事,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點滴。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報》,刊登《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闋,作者是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詩言志、詞傳情,焦裕祿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深深感染著他。
人民群眾是力量源泉。習近平常說,要“常懷憂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
在寧德,他三進下黨,到壽寧縣西部最偏遠的山鄉(xiāng)協(xié)調(diào)解決當?shù)亟ㄔO(shè)發(fā)展難題;他率先垂范,倡導(dǎo)開展“四下基層”,全力推動閩東地區(qū)擺脫貧困,曾經(jīng)的同事稱:“有的地方車子進不去,他走也要走進去了解群眾的真實生活狀況。”1989年底,寧德全區(qū)94%的貧困戶越過了溫飽線。

1989年7月,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一行前往壽寧縣下黨鄉(xiāng)調(diào)研途中。張培基 攝
在福州,他大力推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訪貧問苦成了他工作重心之一。
在福建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時,他強調(diào)要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兩個字,代表人民的利益,為人民謀利益。
“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焦裕祿精神跨越時空,永遠不會過時”……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焦裕祿,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心系基層、心系群眾、心系民生,習近平同志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時,也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