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開啟。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首先亮相。
他回憶起了2020年驚心動魄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戰(zhàn)。
去年,張伯禮在武漢、在疫情最前線奮戰(zhàn),與新冠病毒賽跑。去年2月份,他率領中醫(yī)“國家隊”進駐武漢方艙醫(yī)院。因為過度勞累,張伯禮膽囊炎發(fā)作,在武漢接受了微創(chuàng)膽囊摘除手術(shù)。
所以,他稱自己是把膽留在了武漢。

張伯禮說,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廣大醫(yī)務工作者舍生忘死,千方百計搶救每一個患者。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我們廣大年輕一代的醫(yī)務工作者在抗疫中的表現(xiàn)。”這批年輕人,占到了醫(yī)務人員隊伍的70%。張伯禮坦言,也曾一度擔心,這獨生子女的一代,在關(guān)鍵時刻,能不能頂?shù)米 ?/p>
但是,張伯禮看到,他們不怕犧牲,勇于奉獻,扛住這場抗疫的大考。
救死扶傷,在張伯禮看來,是醫(yī)務人員的職責所在。“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全國廣大老百姓。他們信任黨中央,有自覺的執(zhí)行力和奉獻精神。”
張伯禮講了兩個小故事。
他到武漢的第一天,去接他的,是一輛私家車。司機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企業(yè)家,來自黑龍江,自己駕車到武漢,成為一名抗疫志愿者。
張伯禮問他,你這油錢誰出???
司機說,我自費。
到了醫(yī)院,張伯禮向他表示感謝。司機說,我們彼此彼此,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3月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舉行第二場“代表通道”采訪活動。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通過網(wǎng)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