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對全人類有益的事情,中國就應該義不容辭地做,并且做好。”他說。
同樣令人關注的是,中方視角超越經(jīng)濟和務實合作層面,關切各國正確看待彼此、超越分歧共同發(fā)展的意義。在田徑賽場,尊重對手和隊友是比賽的重要精神,這在國際關系領域也同樣適用。
習近平在對話會上說,“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差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強加給他人”。

這些年來,中國開展國際合作始終尊重國情差異、包容外部世界與自身的不同之處;而以大歷史眼光看,沖突、單邊、霸凌和零和不應是國際關系主流,基于共學共鑒的交流促進了人類共同發(fā)展,解決當下和未來難題同樣須共同行動、共同應對、共同合作。
“世界上的問題錯綜復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說。
他指出,“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要堅持通過制度和規(guī)則來協(xié)調(diào)規(guī)范各國關系”“規(guī)則一旦確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
針對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習近平強調(diào),“不能以多邊主義之名、行單邊主義之實”“‘有選擇的多邊主義’不應成為我們的選擇”。
這是中國對如何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回答。
歷史不斷前進,世界回不到從前,人們當從堅持多邊主義出發(fā)共同找尋解決問題的答案。國際社會或許可以借鑒田徑賽“你追我趕、共同提高”的精神,讓攜手努力超越單打獨斗、讓交流合作超越互相攻擊,通過開展公平公正的競爭與合作,讓多邊主義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