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菜漲價會持續(xù)嗎?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團隊指出,入冬以來,受拉尼娜事件影響,國內遭遇多輪極地冷空氣南下來襲。冷冬催生減產預期和囤貨需求,鮮菜和豬肉價格出現明顯上探。
李超團隊認為,拉尼娜事件對于鮮菜價格影響最為顯著,其一,寒冷天氣和干旱條件會對鮮菜單產有負面影響;其二,冷冬期間運輸成本顯著增加;其三,鮮菜保質期較短,缺乏庫存來緩沖供給收縮的壓力,價格容易快速拉升,對CPI食品項形成2-3個月的支撐。
拉尼娜事件對豬肉價格的影響同樣顯著,但李超團隊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供給確定性回升推動豬價進入下行通道的邏輯不改。

資料圖:豬肉。中新經緯攝
“2021年豬周期將真正進入下半場……豬肉價格或在2021年末下跌至30元/公斤左右”,華創(chuàng)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等作出中性預計。張瑜等認為,年底季節(jié)性需求高增只能在短期內推高豬肉價格。“預計到2021年春節(jié)后,需求回落,豬價自然會再次進入下行通道。”
如何看待2021年物價走勢?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中國CPI仍然受食品價格變動主導,雖然歲末年關臨近,錯位因素可能對CPI形成一定擾動,但上年基數效應也升至到最高點,預計2021年CPI將保持溫和水平。
中信建投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預測,1月因在春節(jié)前消費旺季,食品價格環(huán)比仍將上行,但高基數效應將使得CPI再度轉為負值,二季度走高后再次回落,2021年全年通脹溫和,平均1%左右。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2021年通脹將僅是修復性漲價,“再通脹”會溫和歸來,而“高通脹”無需過憂。(中新經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