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捐口罩買不到,我們就自己造!”天眼查統(tǒng)計顯示,僅僅是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就有超過3000家企業(yè)的經營范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yī)療器械”等業(yè)務。
農村女孩蔣娟(化名)今年2月就進了一家口罩廠做“釘耳帶”的工作。她還記得當時自己在廠里幾乎24小時都要戴口罩,進入操作間還需要加上面罩、帽子和耳塞。
“用腳點一下機器,溫度高就粘上去了,很簡單。工資計件算,白班3分錢一個,晚班4分錢。 ”那段時間,手腳麻利的蔣娟悶頭干一個月能到手五、六千塊錢,遠高于她此前的收入。
“有一種‘為人民服務’的自豪感。”蔣娟此前一直在服裝廠做工,在她看來,“口罩廠的日子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
在“蔣娟們”的努力下,我的家族逐漸壯大,在抗疫的各個角落光榮“上崗”。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抗疫”的勝利,有我的一份功勞。
中國“罩”你
雖然我已經展現(xiàn)出了很大的能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際,因為習慣、文化等種種原因,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選擇我。
當然,優(yōu)秀的我,“真香”不會缺席。
當?shù)貢r間7月11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訪問一家軍事醫(yī)療中心時,第一次被拍攝到公開戴口罩。就在1天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也第一次在公共場合戴上了口罩。
11月,美國當選總統(tǒng)拜登更是稱將在全美推動強制戴口罩。他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他采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讓美國民眾先戴100天的口罩。

當?shù)貢r間12月7日,美國加州舊金山市民佩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面對全球口罩的缺口,我的祖國也無私地張開懷抱,越來越多的兄弟姐妹們被派往世界各地“出差”。
12月1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中國迄今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只口罩。
12月,身在廣州的口罩廠老板藍先生開始穿起了長袖,廠房里的橫幅也換成了“持續(xù)優(yōu)化、求精務實,進入下半場、擴到一千人、干到十個億。”
在藍先生看來頗為魔幻的2020年,他對于口罩機的認識也在發(fā)生變化:“之前市面上大部分機器的穩(wěn)定效率在每分鐘25-30片,疫情大大帶動了口罩機的發(fā)展。從30片到80片,再到100片、200片……優(yōu)化是目前口罩機行業(yè)目前一直在做的事。”
據(jù)藍先生介紹,目前廠里賣的很火的是一款“彈力耳帶內包一體機”,耳帶被口罩的包邊包在里面,可以兒童成人一鍵切換,任意長度調節(jié),穩(wěn)定200片/分鐘。

圖為12月11日,工作人員在展示新冠病毒滅活口罩。 張婭子 攝
又一個冬天到來,蔣娟和藍先生的生活都逐漸歸于平淡。但當前境外疫情呈加速上升態(tài)勢,國內零星散發(fā)時有發(fā)生,我和兄弟姐妹們依然在大家的口鼻之上堅持工作,踐行著自己的使命。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提醒大家: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
也許我的使用壽命只有短暫的4個小時,但“戰(zhàn)疫”的2020年,希望你記得,我曾經“罩”過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