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澳大利亞人眼中的中國:“當你越了解中國,就越喜歡她”
第一次見到Jerry Grey時,他正從一個典型的中國小巷子里快步走來。中等身材的他,步履如風,讓人看不出他已年過六旬。一路上,Jerry邊走邊用中文跟周圍的街坊鄰居打招呼。
Jerry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16年,他出生于英國中北部,在倫敦當了十年的警察,28歲時移民到澳大利亞。由于喜歡到不同的地方體驗生活,2004年,因為一則英語教師招聘廣告,他來到了廣東中山市。

Jerry Grey在中山的家中 孫秋霞 攝
“來中國之前,我聽說中國是不發(fā)達的地方,有些生活用品很難買到。我第一次到中國時,在行李箱裝了兩大瓶洗發(fā)水和一堆肥皂,后來發(fā)現(xiàn)這完全多余,中國的超市有我?guī)淼乃袞|西,而且更便宜,質量也好,這完全出乎我的預料。”Jerry說。
Jerry坦言剛來中國時并不適應這里的生活,由于語言障礙,他無法和學校以外的人進行交流。后來,Jerry結識了現(xiàn)在的中國妻子梁鈺華,在她的幫助下,才逐漸安頓下來。

Jerry Grey和妻子梁鈺華 受訪者供圖
在中山生活多年,Jerry的根已經(jīng)扎在了這里。他說,一開始只是打算在中國待一年左右,沒想到一來就是16年,“當你越了解中國,就越喜歡她”。
愛游覽中國大好河山的Jerry,已經(jīng)去過很多地方。尤其是過去幾年,他三次騎行中國,從南到北,從北到南,途徑廈門、福州、長沙、武漢、重慶等20多個城市。

2014年,騎行中的Jerry Grey 受訪者供圖
在旅途中,Jerry以一個澳大利亞人的眼光,見證了中國這片土地上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烏魯木齊到中山
看到中國短短幾年的滄桑巨變
Jerry對中國的扶貧計劃早有耳聞,不過他只是偶爾在報紙或網(wǎng)絡上看過一些報道,這對他來說陌生而遙遠。他真正開始對扶貧有切身感受,是去年的事情。
2019年,Jerry和妻子一起來到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他們從烏魯木齊一路騎行回中山,全程約5000公里,這次旅程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Jerry一行準備從烏魯木齊出發(fā) 受訪者供圖
五年前,Jerry曾經(jīng)沿著相同路線騎行過一回。那是2014年,他和另外一位好友,從中山騎行到烏魯木齊,然后原路返回。他們途徑甘肅和寧夏一些貧困地區(qū)時,看到那里的道路坑坑洼洼,路上私家車很少,沿途的旅店條件也非常糟糕,路邊可以看到有人還住在窯洞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