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攻占南京
在此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
南京城內(nèi)30萬以上中國人
被日軍殘殺

一名日軍士兵正站在南京城郊累累尸骨的屠殺現(xiàn)場。新華社發(fā)
強奸事件發(fā)生了兩萬多起
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毀
財產(chǎn)損失不計其數(shù)
……
槍殺、刀劈、活埋
“百人斬”
“集體屠殺”

日軍將大批南京青壯年捆綁后,押往郊外集體屠殺。新華社發(fā)
侵略者的暴行難以言盡
他們背離了人類最基本的良知和道德
以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tài)
摧殘、屠戮、毀滅

日軍將被殺害的南京市民投入長江。新華社 發(fā)
時至今日
每當我們讀到這血腥的一頁
當年南京百姓
害怕的眼神、絕望的哭喊、無力的掙扎
侵略者
肆虐的狂笑、沾滿鮮血的屠刀
仍會深深地刺痛我們的心
……

南京市民被日軍捆綁刺殺。新華社發(fā)
2
痛訴——揭示真相,他們勇敢面對

夏淑琴
1937年12月13日
夏淑琴全家祖孫9口人中
除了時年8歲的她和4歲的妹妹
3人慘遭日本士兵奸殺
其余4人都死于日軍的刺刀之下
她也被刺中三刀
但因昏死過去而幸免于難
1994年8月
夏淑琴以戰(zhàn)后第一個到日本的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身份
向日本民眾痛述親身經(jīng)歷
披露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
面對日本的右翼分子
她運用法律救贖苦難、維護尊嚴
為國家為民族為歷史尋求正義

陶秀華
1937年12月14日早晨
陶秀華的父親周萬榮
被日軍抓走之后
便杳無音信
可陶秀華從未忘記她的父親
在她的努力下
經(jīng)史學(xué)家的多方搜證
“周萬榮”
成為“哭墻”上的第10665個名字
一筆一畫刻下的
是苦難,是回憶,是哀思
更是銘記

祁恩芝、劉健芝
2018年12月7日
一對老夫妻祁恩芝、劉健芝
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捐贈了他們從1994年到2002年拍攝的
1008張膠片底片
以及2002年至2018年拍攝的
22286張數(shù)碼照片
二十余載、風(fēng)雨無阻
他們把為哀悼者和悼念活動拍照
作為事業(yè)
……

3
銘記——這是每個中國人不能忘卻的歷史
面對侵略者滴血的屠刀
中華兒女同仇敵愾、浴血奮戰(zhàn)
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這是中華民族
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
走向偉大復(fù)興的歷史轉(zhuǎn)折點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
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

這是2019年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 攝
中華民族不屈不撓
抵抗外來侵略的悲壯史詩
深刻揭示了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
歷史真理
幾十年過去
“卅萬亡靈,飲恨江城。
日月慘淡,寰宇震驚”
的血淚悲劇
再也不能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