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村民在種植百合。新華社發(fā)(馬希平 攝)
缺水干旱是困擾當?shù)孛撠毜囊淮箅y題。習近平總書記看到屋里水缸,特意舀起一瓢水,一口水下肚后緊鎖眉頭……
第二天,總書記專程來到渭源縣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工程建設情況,叮囑當?shù)睾碗S行的有關(guān)國家部委負責同志,讓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凈甘甜的洮河水。
住窯洞、睡土炕、修淤地壩……在梁家河的7年,習近平立下畢生信念——要讓中國許多像梁家河這樣的地方早日擺脫貧困。
2015年春節(jié)前夕,冬日的暖陽照向大山深處的梁家河。闊別40年,習近平總書記帶著自己出錢采辦的年貨回到這里,看望鄉(xiāng)親們,憶往事、嘮家常。“我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xiāng)親,永遠不會忘記老區(qū)人民。”他深情地對大家說,“我給大家拜年,祝鄉(xiāng)親們羊年大吉、喜氣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把每個貧困群眾都當作親人。每年過年前,習近平總書記都要為他們送去新春祝福——
2013年輾轉(zhuǎn)“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肅定西,2014年前往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牧民家中,2015年來到革命圣地陜西延安,2016年赴革命老區(qū)江西井岡山貧困村神山村,2017年踏著皚皚白雪走進河北張家口貧困村德勝村,2018年深入四川大涼山腹地昭覺縣彝族群眾中……

7月15日拍攝的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頂風冒雪,翻山越嶺,沒有什么困難能夠阻擋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的腳步。在貧困戶家,總書記總要看看鍋里有什么,問問群眾吃的怎么樣、收入怎么樣、看病花多少、上學花多少……親切貼心的話語,真摯深情的惦念,溫暖著每個人的心。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下,脫貧攻堅8年來,上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成為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鄉(xiāng)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年春節(ji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保山市三家村李發(fā)順家,這樣勉勵大家。

陜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村民在給蘋果套袋(2018年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回信的故事
2015年1月20日傍晚,正在云南昆明考察調(diào)研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駐地賓館的會議室。幾名來自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干部群眾代表正在等候。
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見面。
一年多前,貢山縣干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報告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消息。習近平總書記接到信后立即給他們回信:“向獨龍族的鄉(xiāng)親們表示祝賀!”他在信中還希望獨龍族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xiàn)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一年多過去,高黎貢山隧道建設得怎樣?獨龍族干部群眾生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帶著對鄉(xiāng)親們的惦念,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特地把當初給他寫信的幾位干部群眾接到了昆明。
習近平總書記問:“原來出山要多長時間?”
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說,新中國成立前當?shù)厝朔礁呃柝暽阶叩截暽娇h,來回要半個月;新中國成立后修通了人馬驛道,一個來回要六七天;1999年獨龍江簡易公路貫通后,除去大雪封山,七八個小時可到縣城;如今隧道通車后,3個小時就可以到縣城。
“我來見大家,就是鼓勵你們再接再厲,也是給全國各族人民看:中國共產(chǎn)黨關(guān)心各民族的發(fā)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說。
這次特殊的會見,讓鄉(xiāng)親們感動不已,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2019年4月11日攝)。新華社發(fā)(謝宇 攝)
2018年,獨龍族實現(xiàn)整族脫貧。
2019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信,鼓勵大家“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2019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再次提到他一直牽掛的云南貢山獨龍族群眾:“大家跟我說了很多心里話,我一直記在心上。”
山高水長,悠悠情深。
1975年離開梁家河村后,習近平同志先后四次給梁家河回信。
2014年5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梁家河鄉(xiāng)親們的回信中說:“去年夏天,延川遭受了嚴重的持續(xù)強降雨災害,我一直惦記著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他還鼓勵大家:“小康不小康,關(guān)鍵看老鄉(xiāng)。讓村里鄉(xiāng)親們和全國廣大農(nóng)民一起早日過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
“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的牽掛,彰顯著人民至上的赤誠情懷。
赴約的故事
“讓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經(jīng)常吃上肉”,習近平總書記說到做到了。
跟貧困群眾的約定,習近平總書記一個都沒有忘記。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寧夏,履行多年前那個春天的約定。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zhèn)原隆村村民在光伏溫棚內(nèi)查看食用菌生長情況(2018年8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時光倒流回1997年。那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來到寧夏西海固地區(qū),被當?shù)氐呢毨钌钫鸷?。此后,他牽頭負責對口幫扶寧夏工作,閩寧合作如火如荼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