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京劇院樂隊在演奏。 9月29日,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 夜幕降臨,涂粉、畫油彩、穿戲服、戴頭飾、吊嗓子……來自北京京劇院的演員們在后臺忙碌起來。晚7點半,舞臺大幕徐徐拉開,張派唱腔響徹戲院上空,引來票友們陣陣喝彩。 歷時兩個小時的演出,身居幕后的音樂、劇裝、容妝、盔箱等工作人員與臺前的演員密切配合,共同打造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京劇之夜。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9月29日,京劇院樂隊在演奏。 9月29日,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 夜幕降臨,涂粉、畫油彩、穿戲服、戴頭飾、吊嗓子……來自北京京劇院的演員們在后臺忙碌起來。晚7點半,舞臺大幕徐徐拉開,張派唱腔響徹戲院上空,引來票友們陣陣喝彩。 歷時兩個小時的演出,身居幕后的音樂、劇裝、容妝、盔箱等工作人員與臺前的演員密切配合,共同打造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京劇之夜。 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18日將在北京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該片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電影制片廠共同承擔創(chuàng)排拍攝。 劇照 《大鬧天宮》是從昆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此次電影的創(chuàng)排、拍攝,就是以著名戲曲劇作家翁偶虹的文學劇本為基礎,舞臺的流派和風格以京劇大師李少春先生上...
 
																程箓導演現場指導四猴走位。 臺海網9月1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道 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大鬧天宮》18日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該片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制片廠共同承擔創(chuàng)排拍攝。 《大鬧天宮》是從昆曲中沿襲下來的京劇劇目...
因出演紅色經典《紅燈記》中的李玉和一角為國人熟知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錢浩梁9月3日在北京離世,享年87歲。 錢浩梁生于上海,其父錢麟童是上海新華京劇團麒派主演。 資料顯示,1950年,錢浩梁進京報考中國實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前身),以一出《林沖夜奔》得到主考周信芳的賞識,進入學校研究班深造,師從尚和玉、遲月亭等名師。1956年,錢浩梁加入中國實驗...
由中國煤礦文工團策劃推出的抗疫主題曲藝專場演出《英雄的土地》,25日在北京老舍茶館上演,通過多種形式的曲藝表演,展現了在抗擊疫情斗爭中,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 專場演出選取了中國煤礦文工團新近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曲藝節(jié)目,包括相聲、快板、魔術、京劇、雙簧等。如群口快板《抗魔凱歌》贊揚了廣大人民群眾識...
近日,臺灣最大的京劇團國光劇團迎來25周年團慶,在兩岸戲迷中人氣頗高的“梅門大師姐”魏海敏登臺演出,不少大陸票友都大呼過癮。 京劇傳入臺灣的歷史很長,最早是由劉銘傳花費重金聘請戲班入臺演出,讓京劇在臺灣走紅。日據時代,日本統(tǒng)治者進行“奴化教育”,阻止來自大陸的劇團演出京劇。然而,臺灣同胞無懼險阻,經常請來大陸劇團在臺灣表演。而國光劇團,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