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徙
這一次,達瓦次仁71歲。
他把家人領(lǐng)上冬日里的溫暖大巴,跟著搬遷車隊浩浩蕩蕩走了兩天,目的地叫森布日,在拉薩之南。
他知道,那里是海拔降了1000多米、氣候更加溫潤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他也知道,可“拎包入住”的寬敞新居正等著他們。

這是位于貢嘎縣森布日的易地搬遷新村一景(8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從拉薩翻過一座山,就是達瓦次仁的新家貢嘎縣森布日村。這里是西藏極高海拔地區(qū)生態(tài)搬遷安置點,離拉薩機場僅10多公里,不時有客機擦著白云從低空劃過。
遠遠就看到各家房頂飄揚的五星紅旗。雅江邊,一棟棟嶄新的二層藏式民居整齊佇立,學(xué)校、醫(yī)院、超市等一應(yīng)俱全。
“這哪像‘村’啊,分明是高檔社區(qū)!”不知誰說了一句。
“驚喜!”在明亮潔凈的藏式客廳里,達瓦次仁穿著印有碩大格?;ǖ暮赥恤,激動地描述著踏入新居時的心情,“做夢也沒想到古稀之年還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
門牌上寫著“150㎡”,洗衣機、電視機、煤氣灶等一件不少,光冰柜冰箱就有好幾個。
達瓦次仁給我們展示冰柜里滿得快合不上蓋的牛羊肉,嘮叨起搬到雙湖前的“艱難歲月”:那時一天只有兩頓飯,吃糌粑就是夢想的幸福生活。
不過,達瓦次仁的老伴洛桑瓊瑪并沒有一起在森布日享受“新生活”,她還在雙湖。

這是新建的森布日幼兒園(8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為什么不在森布日住呢?”在海拔近5000米的瑪威榮那村,我們?nèi)讨鴱娏业母咴磻?yīng)問。
“太熱了!”老太太的“理由”讓我們有點錯愕。
“氣候適應(yīng)有個過程,另外目前雙湖還需要人手。”雙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旦增窮培在一旁解釋,政府設(shè)置了一個過渡期,在搬遷點新產(chǎn)業(yè)完全跟上之前,部分牛羊留在雙湖,主要由青壯年放牧,老太太回來“避暑”也幫擠奶剪羊毛。
“我們老人無所謂。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健康,我支持搬遷!”洛桑瓊瑪慈愛地看著玩累了和衣睡在一旁的孫子,“開明”的態(tài)度再次讓我們吃驚。
孫子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將在森布日新建的學(xué)校上小學(xué)——那里已有696名雙湖學(xué)生。
“雙湖太冷,學(xué)生早上都縮在被窩里,起來了手里也抱著暖杯而不是書本。到了森布日,校園里就能聽到朗朗的晨讀聲了。”走在設(shè)施齊全的新校園,學(xué)校黨支部書記鄧增曲加說,學(xué)生搬下來后更有精氣神了。
看到孩子們的變化,一度不愿搬遷的白瑪說:“我也慢慢理解了,這對生態(tài)保護、子孫后代都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