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乘坐Y491次列車的旅客在鐵路上海南站檢票進站。 當日,“靜安-文山號”旅游扶貧專列Y491次列車載著200余名游客從上海南站駛出,前往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開啟為期14天的旅程。這是上海文山兩地首次開通旅游專列。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來源:新華網(wǎng)

9月16日,乘坐Y491次列車的旅客在鐵路上海南站檢票進站。 當日,“靜安-文山號”旅游扶貧專列Y491次列車載著200余名游客從上海南站駛出,前往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開啟為期14天的旅程。這是上海文山兩地首次開通旅游專列。 新華社記者 陳飛 攝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上海9月14日電 題:山海同心 蒼洱蝶變——上海浦東與云南大理攜手戰(zhàn)貧記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丁怡全 黑潓江畔,數(shù)千畝香水檸檬清香撲鼻;無量山上,蔥郁茶場掩映著古樸民宿……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通過投資金、派干部、做項目、建機制,西南邊陲的大山里留下了“浦東印記”,大理州的11個貧困縣也在“山海牽手”中全部...
印染廠里,馬偉剛利索地轉(zhuǎn)動著圓桶,讓白色的蕾絲布隨機器卷入脫水管道,接著從另一端整理好半干布料送往下道烘干工序。這名甘肅定西小伙子工作的熟練程度與其他工人無異,仔細看,才會注意到他時而抽動的面龐和微微搖晃的身體,這是一位殘疾青年。 伴隨轟鳴的機器聲,馬偉剛成為印染廠的脫水理布工已3年多了。這條位于福州長樂區(qū)的福建東龍針紡有限公司車間流水...
清晨6點,天色微明,張碩元拿著記錄本走進火龍果種植大棚。樹苗已超過他的肩頭,側(cè)枝下垂正成長為結果枝,他埋頭記錄生長情況,喜悅的表情在黝黑的臉上慢慢綻開。 “樹苗長得比預期好,按期結果沒問題。”年過五旬的張碩元把火龍果種植看成是自己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而這次他還肩負著幫助當?shù)卮迕襁^上好日子的重任。 張碩元來自臺灣桃園。1997年,三十出頭的他來到大...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扶貧青年志愿者。圍繞政策宣講、信息對接、項目幫扶、問題反饋、效果評估、支教助學等內(nèi)容,他們開展專項扶貧志愿服務活動,為扶貧攻堅大業(yè)添磚加瓦 扶貧路上的青年志愿者 臺海網(wǎng)9月14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從2004年起,我省在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基礎上,每年招募300名大學生志愿者到三明、南平...
 
																這是9月2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拍攝的甲甲溝新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相關新聞: “爛壩”變身記——大涼山扶貧產(chǎn)業(yè)掠影 這是8月31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拍攝的鐵騎力士實業(yè)標準化繁育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