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時間,在習近平心中有著特殊的分量,在一些重要場合,他常常談起對時間的認識和感悟。他帶領(lǐng)全國人民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加速奔跑,我們從中更能讀懂他的“時間觀”。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這是他2月份以來的第6次地方考察,這樣的節(jié)奏引起網(wǎng)上熱議。
不難理解,2020年,我們要高質(zhì)量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本來就任務(wù)如山,又受到疫情影響,大家都會有一種時間不夠用的緊迫感。
時間在習近平心中有著特殊的分量
還記得2019年新年賀詞一開頭,習近平就引了一句古語:“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新年賀詞中,類似的感慨還有很多,例如2018年新年賀詞,開頭是“時光飛逝”,2015年新年賀詞,開頭是“時間過得真快”。
時光一去不再回,每一寸光陰都很寶貴。習近平的“時間觀”首先是“惜時”——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早在2004年1月,還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就寫過一篇文章《珍惜在位時》。他寫到:“一個領(lǐng)導干部,在位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一個地方工作的時間更有限。我們每一個領(lǐng)導干部都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時間,充分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人們一定還清楚記得2014年2月,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對“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感慨,也一定還清楚記得2019年3月,習近平訪問意大利時曾說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夙夜在公、忘我工作可以說是習近平最平常的狀態(tài)。而在2020年,這有了更加非同尋常的意義。面對疫情,每奪下一分一秒,都有可能挽回一個同胞的生命。戰(zhàn)“疫”期間,社會生活按下“暫停鍵”,治國理政按下的卻是“快進鍵”。
為研究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史無前例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召開。截至5月14日,習近平13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平均不到10天就召開一次。
這期間,習近平6次到地方考察,平均間隔大約只有15天。這次到山西考察,距全國兩會召開僅剩10天。
這期間,習近平49次同各國政要通電話,溝通疫情防控工作和國際合作,最頻繁時1天就與3個國家首腦通了電話。
……
1月25日以來,公開報道的習近平各類重要活動已超過120個。
在習近平指揮下,全國人民一起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