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一群人,用生命踐行著使命擔當,人們稱他們?yōu)?mdash;—英雄。
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犧牲和貢獻的英雄,將被永遠銘記。4月初,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中央有關部門下發(fā)的通知精神,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評定為烈士。“烈士”,是黨和國家授予這些英雄的最高榮譽稱號。4月4日清明節(jié),為了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舉行全國哀悼日活動,這是對逝者的集體紀念,對英雄的崇高敬意。
2018年5月1日起,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這部法律以立法形式宣示國家和人民尊崇、銘記英雄烈士,捍衛(wèi)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鮮明價值導向。
2020年5月1日,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兩周年。“兩年來,在中央、地方各有關方面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各項制度機制正在發(fā)揮作用,法律實施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規(guī)劃室副主任歐琳在介紹英烈法的實施效果時用了四個“更加”——尊崇捍衛(wèi)英雄烈士的鮮明價值導向更加深入人心,保障法律實施的制度更加健全完善,保護英雄烈士合法權益、依法打擊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措施更加及時有力,崇尚、學習、保護英雄烈士的良好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加強配套建設 出臺系列措施
2019年9月30日,第六個烈士紀念日。在這一天,有新評定烈士的20多個省份以省級人民政府名義舉行了莊重的頒授儀式,共向100余名烈士遺屬代表頒授《烈士光榮證》。這是我國首次啟用《烈士光榮證》并舉行頒授儀式。這一舉動向全社會展現(xiàn)出黨和國家緬懷英烈、傳承精神、關愛烈屬的良好風尚。
確立這一制度的《烈士褒揚條例》,可以說是與英雄烈士保護法關系最為密切的一部行政法規(guī)。2019年8月,國務院對《烈士褒揚條例》進行了修訂,將英雄烈士保護納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以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名義制發(fā)烈士證書,并確定每年在烈士紀念日舉行頒授儀式,向烈士遺屬頒授烈士光榮證。
為了讓英雄烈士保護法更好實施,兩年來,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出臺了系列制度措施。2020年2月,為落實英雄烈士保護法關于加強對位于國外的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修繕保護工作的規(guī)定,退役軍人事務部、外交部、財政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lián)合發(fā)布《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對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的總體要求、管理機制、保護內(nèi)容、相關責任等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意味著,我國散落在境外的烈士紀念設施有了統(tǒng)一的管理方案,境外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管理將更加規(guī)范有序。
此外,2019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fā)《烈士紀念設施規(guī)劃建設修繕管理維護總體工作方案》,這一方案作為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從統(tǒng)籌規(guī)劃建設、加強修繕保護、注重管理維護、健全制度機制等角度提出明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