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60年代初拍攝的西安交通大學校門(資料照片)
當時的西安,發(fā)展水平與上海差距較大。學校建在田野之中,馬路不平、電燈不亮,晴天揚灰路,雨天水和泥,夏無大樹遮陽,冬無暖氣御寒。
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交大人沒有退縮。他們披荊斬棘,向科學進軍。
至1956年9月,包括815名教職工、3900余名學生在內(nèi)的6000多名交大人匯聚西安,開啟一段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

1959年拍攝的西遷后的交通大學校園一景(資料照片)
在“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西遷精神指引下,交大人始終秉承愛黨、愛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

俯瞰西安交通大學校園(邢鵬 攝)
“為西部發(fā)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這是西遷人永恒不變的精神底色,也是西遷精神的新時代內(nèi)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