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菜園”解“兩難”
2月21日下午,河北饒陽縣大尹村鎮(zhèn)北流滿村菜農郝宇走進日光溫室,發(fā)現自己種的茄子葉片長有灰霉,他趕忙撥通了農技專家趙春年的微信視頻電話。通過視頻,趙春年為郝宇提出了專業(yè)建議。
疫情當前,為及時解決農民和技術專家不能面對面交流的蔬菜生產難題,饒陽縣建立了多個微信群,6名技術專家和9名特聘技術員在線提供包括種植新技術、品種選育、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導。截至目前,饒陽縣已開通20多個微信群,在群人數達到3000多人,指導種植戶解決技術難題達到15000多個。
位于華北平原的河北省饒陽縣有“京南菜園”之稱,年產各類蔬菜230萬噸,產值21億元,在京津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0%,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饒陽縣針對疫情期間設施蔬菜生產面臨的技術服務和物流運輸兩個難題,多措并舉引導農戶和農企戰(zhàn)“疫”。
在物流運輸方面,饒陽縣通過“綠色通行證”,給蔬菜運輸戶和企業(yè)吃了“定心丸”。饒陽縣和諧果蔬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張健康說,最近,他每天開著滿載蔬菜的大貨車往衡水市區(qū)各大超市送貨,有了通行證以后再也沒有被阻攔。
2月21日凌晨,在饒陽縣瓜菜交易市場,經過蔬菜質量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嚴格檢驗后,一輛輛滿載的大貨車從河北饒陽縣開往石家莊、北京、天津、內蒙古、山西等地的蔬菜批發(fā)市場。近1個月來,饒陽蔬菜總計對外供應了6000余噸,主要以黃瓜、西紅柿、茄子等品種為主。隨著各種措施的落地、落實,目前饒陽縣設施蔬菜總體產量和銷售受疫情影響已很小。
“與去年同期相比,蔬菜運輸能力基本上沒有變化。”饒陽縣農業(yè)農村局副局長張旭光說,截至2月22日,饒陽縣已為56家企業(yè)和運輸者辦理綠色通行證,后續(xù)將持續(xù)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雖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饒陽設施蔬菜的生產、運輸、銷售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當地農業(yè)部門通過疫情防控著眼長遠、開拓思路,謀劃如何把握疫情后市場資源重新配置的機遇。
“我們將繼續(xù)大力發(fā)展蔬菜田間初級加工,拓寬蔬菜產品銷路,探索一條‘綠色蔬菜直供社區(qū)’的新模式。”饒陽縣農業(yè)農村局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趙春年告訴記者,目前,饒陽縣和諧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和北京京客隆超市已經在對接送菜項目,農業(yè)部門將繼續(xù)引導農戶通過蔬菜專業(yè)銷售平臺在網上銷售,通過專業(yè)配送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同時,饒陽將鼓勵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開展“農超對接”,建設“場地掛鉤”的綠色蔬菜種植基地,全面推進“蔬菜綠色生產行動計劃”。(經濟日報記者:劉暢 薛志偉 陳發(f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