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十年的公交,這是第一次,從起點到終點開一個半小時,60個站點沒拉上一個人。”近日,一則公交車司機在線感嘆“這城市那么空”的視頻登上熱搜。
如今,城市里空蕩蕩的街道、電視上滾動播出的新聞、村口大喇叭不間斷的喊話,都在提醒著我們,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形勢嚴峻。疫情之下,各地接連出臺一系列措施,“公共交通測溫”“大型群眾性活動暫停”“旅游景區(qū)關(guān)閉”,確保疫情防控360度無死角。
進站測體溫、日消三次毒,公共出行嚴把源頭關(guān)
1月27日上午,北京站地鐵站,4名進站乘客因體溫異常被及時轉(zhuǎn)送到急救中心。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自1月24日首班車起,北京地鐵陸續(xù)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等39座車站,由專人穿戴防護服對進站乘客體溫進行測試,并緊急購置非配合式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tǒng),于1月26日起在地鐵北京站、北京西站、清河站、西直門站陸續(xù)投入使用。1月31日首班車起,北京啟動地鐵全線網(wǎng)進站測溫工作,采用非配合式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tǒng)、手持式體溫監(jiān)測儀等方式對進站乘客體溫進行測試,進一步提高進站人員測溫效率。
  
杭州蕭山機場對出港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毛慧珍攝
不止北京,山西、遼寧、浙江、福建、廣東、云南、甘肅、寧夏等多地都在地鐵、機場等公共交通場所對進站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力爭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
除了體溫檢測,“乘客須戴口罩”也成了多地防疫防控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如,沈陽要求,自2020年1月28日起,凡進入地鐵站的人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如未佩戴口罩,工作人員將予以勸離;蘭州規(guī)定,1月28日零時起,凡乘坐蘭州公交車的乘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否則將被勸阻并拒絕乘車;福州發(fā)文,乘坐地鐵、公交、出租車(含網(wǎng)約車)的乘客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不戴口罩者不得乘坐。
  
北京西站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刷卡閘機消毒作業(yè)。朱江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