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云南考察調(diào)研,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送去黨中央的關(guān)懷和溫暖。黨的十八大以來,走訪基層、慰問困難群眾已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每年春節(jié)前夕的“固定節(jié)目”。八年間,習近平走村莊、進社區(qū)、看學校、下車間、上工地、訪老區(qū),慰問基層勞動者,給百姓帶去了黨中央的新春問候和美好祝福。這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心群眾、貼近基層的親民路線,彰顯了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的家國情懷。
困難群眾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人。習近平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說:“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總是在春節(jié)前夕去基層訪貧問苦,了解困難群眾生活和收入情況,看看百姓能不能過好春節(jié)和脫貧致富。他給甘肅定西、臨夏困難群眾送去年貨,讓他們感受到“最幸福的一個春節(jié)”;看望內(nèi)蒙古阿爾山林業(yè)職工,要求“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在陜北梁家河進行脫貧致富調(diào)研,確保老區(qū)人民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第三次到訪井岡山革命圣地,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走訪河北張家口困難群眾,詢問扶貧措施落實情況;慰問四川邵覺縣困難家庭,謀劃精準脫貧之策;走進云南騰沖三家村,了解少數(shù)民族脫貧攻堅情況。把困難群眾放心上是人民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群眾路線傳家寶的生動反映。
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事。習近平2019年在重慶考察時說:“脫貧攻堅是我心里最牽掛的一件大事”。八年間,習近平每到一地,最牽掛的是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甘肅,他指出“民生為上、治水為要”;在內(nèi)蒙古,他提醒“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在陜西,他囑咐“在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江西,他指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在河北,他要求“真抓實干,吹糠見米,確保貧困人口如期實現(xiàn)脫貧”;在四川,他強調(diào)“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在北京,他期盼“讓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過上現(xiàn)代生活”;在云南,他希望“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打好扶貧攻堅戰(zhàn)是美好生活奮斗目標的重要基礎,也是共同富?;灸繕说母疽?。
為人民謀幸福是黨永遠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chǎn)黨自誕生以來,就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奮斗。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jié)點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歷史性地攻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中國貢獻,需要14億人民萬眾一心、加油沖刺,更需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周密部署。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春節(jié)寄托著中國人對節(jié)令傳統(tǒng)的深厚感情,新年飽含著人們對萬象更新的美好向往。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的殷切期盼、對群眾的長情牽掛必將轉(zhuǎn)化為億萬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偉志、美志和斗志,轉(zhuǎn)化為廣大黨員檢視初心、踐行使命的動力、活力與毅力?。ǜ哂窳?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