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這些古村
保持著自己原始風(fēng)貌
古色古韻
經(jīng)過時間的洗刷
如今依然靜謐悠然

牛過蓢古村落。圖片來源:東莞政府網(wǎng)
東莞,其實也沒什么
只不過有一個神秘的“紅石公園”

紅砂巖采石場遺址。圖片來源:東莞政府網(wǎng)
位于石排的“紅石公園”
是明清時期的紅砂巖采石場遺址
紅棕色的紅砂巖傲然聳立
數(shù)百年采石殘留下來的石壁、石柱
形成了壯麗的地理景觀

紅砂巖采石場遺址。圖片來源:東莞政府網(wǎng)
隱藏在風(fēng)化殼下的遠古紅石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刀劈斧削
丹霞景觀猶如天成
數(shù)百年的開采
殘留下許多深潭峭壁、奇異景觀

紅砂巖采石場遺址。圖片來源:東莞政府網(wǎng)
東莞,其實也沒什么
只不過有一座“廣東四大名園”的可園
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夸天上仙宮”

東莞可園。陳帆 攝
可園建于清朝道光年間
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
是嶺南畫派的重要文化策源地

可園主人張敬修銅像。陳帆 攝
可園內(nèi)一步一景,景景不同
無論你站在哪一個角度拍照
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東莞可園。陳帆 攝
東莞,其實也沒什么
只不過鳳崗大約有120座碉樓
大部分由海外華僑回鄉(xiāng)所建
從兩層高到九層高不等
作為防御之用

鳳崗碉樓。圖片來源:文化周末
長居海外的客家華僑
將客家傳統(tǒng)特色與西方建筑結(jié)合
碉樓成了“下身穿唐裝,上身穿西裝”的獨特建筑

鳳崗碉樓。圖片來源:文化周末
碉樓與民居,既獨立又連體
帶有客家圍屋和土樓的痕跡
人們說這個叫排屋
是中國鄉(xiāng)村文化主動接受外來文化元素的歷史見證
也是中國鄉(xiāng)村建筑移植外國建筑藝術(shù)的集中展示

黃洞村的觀合樓是目前保存較好的碉樓。圖片來源:文化周末
官井頭水庫中的碉樓是鳳崗唯一的水中碉樓
樓高四層,枯水期能看到三面三層
上世紀(jì)80年代初期
民兵經(jīng)常到水庫里訓(xùn)練
而“靶心”就是碉樓破口處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xiàn)在碉樓的幾個洞

鳳崗唯一的水中碉樓。圖片來源:文化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