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在十八洞村山泉水廠工作(2019年10月29日攝)。新華社發(fā)(陳思汗攝)
人們還自發(fā)組建起了文藝演出隊,自發(fā)表演小合唱、詩歌朗誦等節(jié)目。村民施六金想把自家房屋讓出一部分來,給制作苗族手工銀飾的匠人使用。他說:“我想讓大家把苗族文化傳承下去。”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xiàn)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
風展紅旗如畫。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各地都結出累累碩果。剛剛過去的2019年,1000多萬貧困群眾實現(xiàn)脫貧,中國的減貧成績?yōu)槭澜鐦淞⒘说浞丁?/p>
貴州黔西南州望謨縣麻山鎮(zhèn)牛場村,一個嵌在滇黔桂石漠化地區(qū)的窮村子。“土如珍珠、水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就是牛場村的真實寫照。
“一家八九口擠在一棟老舊的木房子里,太難了。”憶及過去,易地扶貧搬遷戶游大林感慨萬千。如今,他和家人住進樓房,成為義龍新區(qū)木隴街道麻山社區(qū)的一戶居民。這個社區(qū)是黔西南州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067戶居民里,六成以上是布依族、苗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