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著頭生活,往前看、謀發(fā)展”
入冬后天氣轉晴,51歲的龍金鳳換上漂亮苗族服,坐上電動輪椅出門走親訪友。
龍金鳳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臘爾山鎮(zhèn)夯卡村村民。她的記憶中,過去村民出入只能依靠攀爬“天梯”,貧窮的日子看不到頭。身有殘疾的龍金鳳越來越消沉。
2016年,湘西州在臘爾山臺地上建起一座嶄新的苗寨——“同福苗寨”。2017年,龍金鳳作為最后一戶搬遷人員,坐在扶貧工作隊和鄉(xiāng)親們提前趕制的擔架上,被大家抬出了峽谷。
如今,龍金鳳的丈夫在村里成立的食品公司和工程隊務工,年收入2萬元。一雙兒女在浙江務工,生活一下翻了身。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臘爾山鎮(zhèn)夯卡村“同福苗寨”,繡娘們在探討刺繡技藝(2017年8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龍金鳳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住進新苗寨后,房子好路也好,她每天起來都會讓丈夫給自己梳洗一番,換上干凈的苗族服,坐著輪椅出去串門、唱歌。“好日子就要有好日子的過法。”龍金鳳笑著說。
好日子,“激活”希望、點亮未來。
呂五十三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搬下山后兩三年,村里已娶進了10個新媳婦。
呂五十三是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zhèn)班彥新村村民。過去,村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東部的干旱山區(qū)里,村里姑娘“只出不進”,光棍一年比一年多。
2016年底,班彥村129戶人搬到班彥新村,在各級政府、駐村工作隊和有關企業(yè)幫扶下,產(chǎn)業(yè)扶持資金到戶到人,初步形成多元增收渠道,當?shù)卮迕駥崿F(xiàn)了從“要我發(fā)展”向“我要發(fā)展”的觀念轉變。
2017年,呂五十三在一年內(nèi)先后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了卻心中大事。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毛壩鄉(xiāng)毛壩村村民在采茶(2019年6月13日攝)。新華社發(fā)
班彥村貧困戶呂有金50歲剛出頭,搬遷前就處于“養(yǎng)老”狀態(tài)。搬遷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重新拾起了家傳的酩餾酒釀造手藝,辦起了釀酒作坊,一年凈收入超過10萬元。
“要抬著頭生活,往前看、謀發(fā)展。”呂有金自信地說。(記者:任衛(wèi)東、姜偉超、王朋、張玉潔、駱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