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說,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一年,習近平矢志不渝、步履堅定,追逐著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初心和夢想。央視網(wǎng)通過大數(shù)據(jù)梳理,結合人工智能海報、視頻技術,帶您回顧習近平的2019。
“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tài),為中國的發(fā)展奉獻自己。”
2019年,習近平初心不忘,步履不停。
考察調研、出訪、致電致信、會議活動……
緊湊密集的行程中,統(tǒng)籌國內、國際大局,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繁忙奔走的足跡中,亦留下中國前行的印記。
歲末回首,總有一些溫暖涌上心頭。鏡頭畫面里動人瞬間暖意濃,書信往來中字里行間藏真情,一些話語言猶在耳,一些故事回味雋永……幾組“特殊”的數(shù)字背后,“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與擔當自始至終,一覽無余。
換了三種交通工具
2019年4月,習近平全國兩會后的首次出京考察調研,主題聚焦脫貧攻堅。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村民馬培清家的院壩里,習近平同干部群眾代表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現(xiàn)場座談會”。

“我來這里看看大家,專門來這里。坐飛機、坐火車、坐汽車,換了三種交通工具到你們這里,而且就是看你這一個點兒。”
這個“點兒”,是時下決勝脫貧攻堅的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不僅看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偏遠山區(qū)決勝脫貧攻堅的現(xiàn)狀,也深刻反映出深度貧困地區(qū)落實精準扶貧和推進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取得的實效。
人民,是習近平心中最大的牽掛。
一年間,他八次出京考察調研,情系人民、心牽民生。
他把民眾的事情看得很全面、想得很細。在重慶,他關心孩子們的上學問題,點贊鄉(xiāng)村教師“做的工作很有意義”;在甘肅,他鼓勵發(fā)展職業(yè)教育,一句“我支持你們”鼓舞青年成長成才;在內蒙古,他察看老百姓家的廁所,囑托要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在河南,他關注鄉(xiāng)村振興,期待村民生活設施便利化,“能夠洗上熱水澡”;在上海,他叮囑提高城市治理現(xiàn)代化水平,要求“人民城市為人民”……
習近平用行動兌現(xiàn)著自己的承諾:“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
31天,18封信
一封封小小書信,承載著大大情懷。
一年間,習近平致信、復信、回信等62封,僅10月間就多達18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