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光芒,點亮我們的生活奮斗,讓我們品嘗到幸福的味道我們尋找更健康向上的人生從實現(xiàn)溫飽到建設(shè)全面小康70年的樸素夢想是中國人生活的底氣我們從哪里走來探尋最初的開始和成長的故事許自己一個未來就是國之未來我們踏上一路追夢的征程
在浙江舟山有一個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島叫螞蟻島它擁有100多艘大船最遠可以開到240海里以外捕魚每年捕撈海產(chǎn)品產(chǎn)值超過1億元

然而,70年前
螞蟻島窮得要討飯
漁民們賣掉耳環(huán)、戒指賣掉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又搓了12萬斤草繩才掙來9600元買了島上第一對大捕船

70年,漁民們經(jīng)歷艱難走過匱乏,迎來豐裕這背后是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的追求

70年來億萬中國人民在與時代同進步在與國家共發(fā)展中收獲美好的生活

1
“買全球”“吃全球”
在陜西洛川的一間窯洞里,洛川吳家莊村村民張福才和家人一起研究“洋年貨”,黑金鮑、青口貝和長壽魚,這些來自新西蘭的海鮮,是大兒子張建斌在網(wǎng)上訂的。
△紀錄片《我們的征程》第三集精彩片段
鮮美的黑金鮑從南半球來到黃土高原,1萬多公里只用了72個小時。“買全球”“吃全球”,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在今天的中國,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

張福才把新西蘭的黑金鮑夾在了陜北的黃饃饃里,這個獨特的“肉夾饃”,折射出中國人餐桌上的進步升級。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對吃的變遷,中國百姓有著深刻的記憶。 僅在三十多年前,“早上一杯奶”這個小小享受,都是普通市民難得的待遇。

“那時候要醫(yī)院出證明,證明他身體不好,可以給你一個計劃奶,計劃奶就每家一戶只能訂一瓶。”上海市民張琴芳回憶說。 新中國成立之時,全國牛奶年產(chǎn)量僅為20萬噸,平均到每個人,一年連1斤奶都不到。在老上海人記憶里,早上能喝到一杯奶,這一天的開場自然就蠻有腔調(diào)。
而如今,凌晨三點,城市還沒蘇醒,上海1000多家奶站,1萬多名送奶工已經(jīng)開始一天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