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美國官員:不能讓中國加入WTO
結(jié)果怎樣?
很快,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到了重要階段。中國能否加入WTO?
1995年到2000年期間,《紐約時報》多次報道中國經(jīng)濟崛起對美國的威脅,甚至在中國加入WTO的問題上大做文章。
比如;1997年,《美國官員說,中國還沒有準備好加入世貿(mào)組織》。
U.S. Officials Say China Is Not Ready For Trade Group
結(jié)果怎樣?
2001年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美國不得不承認中國經(jīng)濟崛起帶來的全球經(jīng)濟地位提升。
1961年至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年均貢獻率為1.1%;1979年至2012年,年均貢獻率升至15.9%,僅次于美國;2013年至2018年,年均貢獻率升至28.1%,居世界第一。4
4 “檸檬酸”論調(diào)抬頭
結(jié)果怎樣?
中國在不斷發(fā)展,唱衰中國經(jīng)濟的“檸檬酸”論調(diào)再次抬頭。
2003年至2005年,《紐約時報》發(fā)表多篇報道,稱《中國經(jīng)濟大幅下滑》《棘手的商業(yè)問題》《堆積如山的債務》《中國正鑄就其夢想,但有人擔心這只是虛妄的“泡沫”》等。
Drop-off in China's EconomyTough Business IssuePiles Up DebtChina Builds Its Dreams and Some Fear a Bubble
2008年奧運會《紐約時報》再次抓住這個契機,唱衰中國經(jīng)濟?!?0年過去了,中國的道路上充滿了經(jīng)濟風險》《奧運之后,中國將走向何方》。After 30 Years, Economic Perils on China's PathAfter Glow of Games, What Next for China?
結(jié)果如何?
要讓西方媒體感到失望的是,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全面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
中國GDP從1952年到去年實際增長174倍。什么概念?
CD君做了張圖,大家直觀感受下↓↓

5 全球影響力和創(chuàng)新力
終于有一天,我們擁有了所有人都必須承認的全球影響力和創(chuàng)新力。
《紐約時報》2015年寫道《中國為新絲綢之路鋪平道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主要世界貨幣之一》
China Paves Way for New Silk Road
I.M.F. Adds China's Currency To Elite Global Financial Club
2019年,報道了中國舉措震動全球市場。Jolting Global Markets
只是,一些國家的表現(xiàn)讓很多人忍俊不禁。不能阻止中國強大就拿中國當“替罪羊”。
來看看《紐約時報》的兩篇稿件:
2010年,《中國成為美國大選拉選票時的替罪羊》。China Emerges As a Scapegoat In Campaign Ads2011年,《中國被要求在歐洲投資,以拯救歐洲經(jīng)濟危機》China Is Asked For Investment In Euro Rescue
2019年,美國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撰文寫下這樣一段話:
如今,美國共和黨人與民主黨人罕見地在一個關(guān)鍵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把困擾美國的所有問題都歸咎于中國。痛批中國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有著如此廣泛的號召力。
In a rare moment of bipartisan agreement, America's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are now on the same page on one key issue: Blaming China for all that ail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bashing has never had broader appeal。
斯蒂芬·羅奇認為,美國政客無非是想找中國給自己當“替罪羊”罷了。
梳理完70年10萬篇《紐約時報》的報道,CD君想用它們10月2日刊發(fā)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話做結(jié)尾。

“70年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力量能夠阻止中國人發(fā)展。”
編導/剪輯:王瑜
撰稿:王瑜 胡雨濛 侯晨晨(實習)
美術(shù):梁晨
審校:何娜 張若瓊 高啟輝
制片人:高啟輝 王曉瑩
監(jiān)制:柯榮誼
出品人:王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