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壩頭是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后一道彎所在地。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銅瓦廂決口,洪水向北奪大清河入海,結束了黃河近700年南下奪淮入海的局面。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這是黃河博物館展示的銅瓦廂河決示意圖。
2016年8月,習近平在青??疾鞎r,同瑪多縣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等兩個監(jiān)測點位的基層干部、管護員進行視頻交流,聽取他們保護生態(tài)情況匯報,并就做好管護工作做了深入交流。

△扎陵湖和鄂陵湖位于黃河源頭的瑪多縣境內,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圖為鄂陵湖。(資料圖片)
今年8月,習近平在蘭州考察了黃河治理蘭鐵泵站項目點。他指出,黃河、長江都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xù)發(fā)展的千秋大計。

△黃河治理蘭鐵泵站項目點。習近平就是在這里登上觀景平臺,俯瞰堤壩加固防洪工程,并沿步道察看黃河兩岸生態(tài)修復和景觀建設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還多次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qū)域生態(tài)保護建設提出要求。上個月在蘭州,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今天我要說,黃河一直以來也是體弱多病,水患頻繁。”

△黃河是世界上最復雜、最難治理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xié)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這是黃河博物館展出的一張對比圖:在全球泥沙量超億噸的河流中,黃河高居榜首。
在9月18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列舉了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發(fā)展質量有待提高。他說,“這些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
了解了習近平的黃河足跡、黃河情緣和他長久以來的黃河憂思,就不難理解他為何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再探黃河,不難理解他為何要在“全國一盤棋”的大局中擘畫黃河保護和發(fā)展的新藍圖。

△航拍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