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同大家熱情握手、親切交談,代表們紛紛向總書記問好。握手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回到隊伍中間,準備同代表們合影??倳浛吹?3歲的黃旭華和82歲的黃大發(fā)兩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們中間,總書記握住他們的手,微笑著問候說:“你們這么大歲數,身體還不錯。你們別站著了,到我邊上坐下。”
習近平總書記拉著他們的手,請兩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來,兩人執(zhí)意推辭,習近平一再邀請,說:“來!擠擠就行了,就這樣。”相機快門按下,記錄下了這一感人瞬間。
“給老道德模范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自內心的話語和舉動,自此傳為佳話。
●【事跡回顧】
騎鯨蹈海的“無名英雄”:黃旭華

2017年12月15日,黃旭華院士在辦公室查閱資料。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譽所長。
從1958年中國導彈核潛艇研制工作啟動,一直到1987年身份解密,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yè),他隱姓埋名生活了30年。“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沒有回家。離家研制核潛艇時,我剛三十出頭,等回家見到親人時,已是六十多歲的白發(fā)老人了。”黃旭華說。
“從1958年開始到現(xiàn)在,我沒有離開過核潛艇研制領域,我的一生沒有虛度。”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會見,讓黃旭華又一次感受著黨和國家賦予他的使命與榮光。“我做夢也沒想到,總書記竟然把我請過來坐到他身邊,還問了我的健康情況。總書記對我們的關懷,我要回去傳達,要讓所有同志認識到我們任重道遠,要再鑄輝煌。”
“大山里的老愚公”:黃大發(fā)

2018年8月11日,黃大發(fā)沿著修建在絕壁上的“大發(fā)渠”巡查。新華社記者 劉續(xù) 攝
黃大發(fā),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原遵義縣)平正仡佬族鄉(xiāng)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被譽為“大山里的老愚公”。
草王壩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特別是祖祖輩輩嚴重缺水,要步行幾個小時到河里背水吃。地里打不出多少糧食,家家戶戶窮得起灰,一年四季連飯都吃不飽。黃大發(fā)帶領村民們前后歷經30多年,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的“天渠”,使曾經缺水干旱的貧困村面貌一新。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記得入黨時說的話。我還能為群眾做一點事,一定不辜負黨,不辜負人民。”說這番話的黃大發(fā)滿頭白發(fā),但眼不花、耳不聾,說話鏗鏘有力,腰桿挺得筆直,能流利背出當年的入黨誓詞。
★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輕拍其肩膀,致以親切的問候
●【場景還原】

2019年5月16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代表。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9年5月16日,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大會代表。上午11時,習近平等來到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全場響起熱烈掌聲。習近平等同代表們熱情握手,關切地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表彰大會上,掃雷英雄杜富國,向習近平總書記敬上特殊軍禮!總書記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輕拍其肩膀,致以親切的問候。
2019年7月,在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排雷英雄戰(zhàn)士”榮譽稱號獲得者杜富國佩掛英模獎章、頒發(fā)證書,同他合影留念。
●【事跡回顧】
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掃雷英雄”杜富國

2019年1月,在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頒獎儀式上,杜富國敬軍禮。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 攝
杜富國,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4隊5班戰(zhàn)士,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上士軍銜。先后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生命擔當使命,雷場就是戰(zhàn)場。2015年6月,杜富國積極報名參加邊境掃雷行動,先后進出雷場1000余次,累計排雷排爆2400余枚,處置險情20多次。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執(zhí)行掃雷任務時,杜富國命令戰(zhàn)友“你退后,讓我來!”排查過程中,突遇爆炸。瞬間,他用身體保護了戰(zhàn)友,而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組織上為他榮記一等功。
★“你都做到了。你是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習近平說】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wèi)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2019年5月,習近平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