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斗者)“90后”教師心中的“好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中新網(wǎng)呼和浩特9月10日電 題:“90后”教師心中的“好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
中新網(wǎng)記者張瑋
“從事教育事業(yè)2年,讓我感悟最深的是,‘與學生共同成長’成為激勵我向優(yōu)秀老師前進的動力。”10日,“90后”數(shù)學老師王天一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道。
9月10日是第35個教師節(jié),在社交媒體刷屏式的祝福當中,全國各地的老師依然堅守在自己的三尺講臺上,度過這個屬于他們的節(jié)日。
教師節(jié)當日,記者走進一群“90后”教師中,探訪他們心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

圖為王薩仁婧媛講課中。受訪者供圖
王天一畢業(yè)于西南交通大學,她告訴記者,教師這個職業(yè)是她一直的夢想,從小便覺得老師是世界上最酷的人,因為他們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現(xiàn)代社會快速發(fā)展下,對老師的考驗也越來越多。”王天一說,“我們不僅要吃透課本知識‘嚼碎了喂給學生’,還需要精修心理學、高科技,以及如何高效溝通等知識和技能。”
王天一跟記者開玩笑道:“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一天48小時都不夠用,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我們只有攝入更大維度的知識量,才能配與學生共同成長。”
“90后”是朝氣蓬勃的一代,粗略算來,他們也不過20多歲的樣子。然而作為老師,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放棄了自己更多的私人時間和空間,呼和浩特的于夢瑤便是其中一個。
“我13歲離家求學,曾在瑞士留學5年,回國后第二天我便找到了這份教師的工作。但是,國外公私分明的工作生活狀態(tài)讓我當時非常不適應。”于夢瑤如是說。
于夢瑤告訴記者,她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陰錯陽差成為一名老師,這讓她剛開始有點找不到方向。“就在第一個學期末,我看到自己的考評成績都是滿分,并在入職后的第一年就獲得‘優(yōu)秀教師’稱號,突然覺得自己肩上有了責任。”
步入工作正軌的于夢瑤再沒有時間去健身、聚會、旅行。用她的話來說:“只要有時間,我就會研究老師的‘輸入和輸出’問題,不斷革新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
時間,對于老師而言仿佛總是不夠用。少兒英語老師趙娜娜同時是一個3歲孩子的母親,她告訴記者,曾經(jīng)一段時間她忙著給學生上課,孩子總是見不到她,以至于跟爺爺奶奶更親近。
“當時有些心酸,但每當站在講臺看著課桌前一雙雙求知的眼神,他們也是我的孩子??!”趙娜娜說:“慢慢地我也學會了調(diào)配時間,課后的教案盡量帶回家做,有時候,我還在敲鍵盤,兒子就在邊上睡著了。”
在趙娜娜看來,這對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鍛煉。記者了解到,趙娜娜進入教育行業(yè)7年來,教出3000多名學生。
廈門理工大學畢業(yè)的王薩仁婧媛是一名高中英語老師,“90后”的她爽朗通透,總是愿意跟學生“打成一片”,成為朋友。她說:“在我心里,老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反而更應該有同理心,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內(nèi)心,三方配合讓這些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快樂學習、輕松應考。”
王薩仁婧媛說,她選擇教師這份職業(yè),完全是出于對這份職業(yè)的熱愛,和對學生的熱愛。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經(jīng)濟步入快車道的大時代,當代年輕教師毫不遜色地擔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2018年,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673萬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