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奧運會奪冠
“每當我心情低落時,我都會找出女排在里約奧運會時的三場錄像看看,八強斬落巴西,半決賽淘汰荷蘭,決賽力克塞爾維亞登頂,每次看完我就熱血澎湃,重新有了斗志。哪怕生活再艱難,我都要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談及女排精神對自己的影響,一位女排球迷的話引發(fā)很多人的共鳴。
在前中國女排主教練俞覺敏看來,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夠獲得一個又一個的好成績,與女排精神密不可分。
“每個運動員到了這個團隊后,她都會從老女排隊員那里學到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傳承下來后,自然會變成隊員們前行的動力。這種精神說起來雖然似乎很空洞,但其實都是積累在每一堂訓練課、每一次的大賽里。”俞覺敏說。
新一代中國女排延續(xù)夢想
和隊友一起完成“五連冠”的壯舉之后,郎平從運動場上退役,但她沒有離開排球,開始了海外的學習和執(zhí)教生涯。
1995年,當時的中國女排落到世界第八,郎平毅然答應從美國回國執(zhí)教中國女排。這一年,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獲得亞軍。
2013年,再度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郎平,面臨的是比上次更困難的局面:女排在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隊伍人才斷檔、后備薄弱,甚至連基本功、心理素質都不過關,想出成績難度極大。
但郎平又一次證明了她“鐵榔頭”的堅決:“接!為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后依然沒問題!”
有心如此,然而現實殘酷。
2013年9月,郎平重新執(zhí)教不到100天時,中國女排在亞錦賽上先輸泰國又輸韓國,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來的最差戰(zhàn)績。
最困難的時候,郎平言傳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勵弟子們扛過去,并帶給她們真正的競技水平成長。
歷史驚人地相似,奧運會再次成為郎平的“逆襲之戰(zhàn)”。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小組賽敗給荷蘭、塞爾維亞、美國,僅以小組排名第四進入八強。
然而,接下來女排姑娘們不僅力克東道主、上屆冠軍巴西隊,還拿下荷蘭,戰(zhàn)勝塞爾維亞,奪得了那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