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一天,中國外交也站起來了!
新中國外交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沖破西方世界的封鎖和孤立政策,打開一扇觀察世界也讓世界觀察新中國的窗戶。新中國外交披荊斬棘,積極作為,努力尋求破繭。同為亞非拉世界的新中國,首先將目光投向了亞非拉國家。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國家交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公平正義的新中國外交思想,使深受西方列強欺凌、備受國與國矛盾沖突困擾的亞非拉國家如沐春風,贏得了亞非拉國家的普遍信任與尊重。
1971年,新中國外交突破重圍,終于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毛澤東曾感慨,新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國際大家庭,開啟了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新征程。這一刻起,中國外交縱橫捭闔,開疆拓土,為即將深刻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上世紀90年代后,國力漸強的中國,陸續(xù)加入亞太經(jīng)合組織(APEC)、世界貿(mào)易組織(WTO)、二十國集團(G20)等重要多邊平臺,在這些具有全球影響的多邊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中國也悄然從“唱戲者”變身“搭臺者”,不但是全球治理的積極參與者,還轉(zhuǎn)變?yōu)槿蛑卫淼闹匾ㄔO者和貢獻者、世界和平的堅定維護者:倡導設立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等,搭建起區(qū)域合作的新平臺;積極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迄今派出維和人員3.9萬余人次,是貢獻最大的國家。
新時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不當旁觀者,而是做行動派。習近平主席展現(xiàn)出空前的大國自信、博大的領(lǐng)袖情懷、寬廣的全球視野、超常的政治智慧、勤勉的工作作風,親自設計、親自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元首外交為統(tǒng)領(lǐng),以和平、發(fā)展為追求,統(tǒng)籌多邊和雙邊、兼顧大國和周邊,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原則,致力于推動建立對話而不對抗、結(jié)伴而不結(jié)盟的新型國際關(guān)系,帶領(lǐng)中國外交闖出一片新天地,為世界提供一系列中國方案,樹立起負責任、敢擔當?shù)拇髧蜗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