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8日,農機在黑龍江省墾區(qū)進行水稻收割(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技術的改變背后,是人的創(chuàng)造力、生產力被充分激發(fā)。一位網友說:“社交媒體的興起,甚至是國家層面的萬眾創(chuàng)新、大眾創(chuàng)業(yè),歸根結底都是對個人價值的重視……鼓勵實現夢想。這種對人的尊重,對個體價值的關懷,才是這些年來,這個國家最大的改變,也是對我們每個個體影響最大的事情。”
——“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唯有中國能辦到”
網友說:“國家的進步,不就是各行各業(yè)一點一滴的改善中不斷形成的嗎?說到底,這都是積累,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沉得住氣。我們有理由相信,當這些點滴穩(wěn)定形成豐厚積淀的那一天,大國崛起,便勢不可擋。”
很多網友用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來講述偉大的巨變。有網友回憶起2008年的冰災。當時,他就在廣州火車站。“春節(jié)啊,每個中國人腦子里只有兩個字,簡單且堅定,回家!一個城市的車站廣場滯留幾十萬人。對我直觀印象最深的是,就在我身邊,一個婦女嚴重不適,想要出去休息但是又擠不出去,最后是被眾人抬著傳遞出去的……

↑2008年2月1日,武警戰(zhàn)士從廣州火車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把一個孩子手遞手托舉出來。新華社發(fā)
2008年8月,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2009年底武廣高鐵正式通車,2010年春運12306在線購票上線。2008年雪災中的春運,是最后一個無高鐵時代留給全國人民的記憶了。”
隨后發(fā)生的事情,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從2008年到2018年,短短十年,“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全面展開,高鐵營業(yè)里程達到2.9萬公里,中國成為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運輸密度最高、成網運營場景最復雜的國家。
網友這樣說:短短十年,從無到有,一個國家建成了占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高鐵網絡。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唯有中國能辦到。

一個網友這樣說,父母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京郊村莊,如果問他們這些年哪些東西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一定會說是第一次用上電燈的那一天,逐漸發(fā)現米飯也可以天天吃的那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