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對于青年來說,愛國無疑是最基本素養(yǎng)。
“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習近平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幼年時就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
習近平在自述《我的文學情緣》中透露,自己五六歲時,母親在中央黨校工作,路上有一家新華書店。“我偷懶不想走路,母親就背著我,到那兒買岳飛的小人書。”買回來之后,母親就給習近平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
“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我母親說,是疼,但心里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習近平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xiàn)在,成為他一生追求的目標。
所以他一直勉勵年輕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從一開始就要樹立報國之志。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2013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回信中這樣寫道。

經(jīng)受鍛煉,增長才干
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shè)的一線、項目攻關(guān)的前沿,經(jīng)受鍛煉,增長才干。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青年擁有愛國之情是不夠的,更多的還是要用自己的實踐和奉獻,為人民多做一些實事。
1985年,習近平結(jié)識了當時是廈門大學學生的張宏樑。習近平帶他去地處廈門海防最前線的何厝村調(diào)研,指導他去正定進行旅游經(jīng)濟學的社會實踐,甚至親自修改了他的關(guān)于正定土地集約化的畢業(yè)論文,還給他講自己在梁家河當知青時冬天起糞的經(jīng)歷。
張宏樑畢業(yè)回石家莊的前一天晚上,去跟習近平道別。習近平對他說:“你工作后一定要下基層工作,不能總待在上級機關(guān),不要把基層當大車店,至少要踏踏實實干上兩三年,一個事情踏踏實實干上幾年才有可能出成果。”
他還在張宏樑的畢業(yè)紀念冊上寫下了“志存高遠,行循自然”八個字。他說:“這八個字,你要好好體會,立志的同時,要務實、要實干。”
新中國成立之后,也有很多青年克服種種困難,將自己所學,變成祖國實際的改變。
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回國的故事,各位組員都耳熟能詳。他寄出過一封寫在煙盒上的“求救信”,信件轉(zhuǎn)交給周恩來后,經(jīng)過多方努力才讓他結(jié)束了5年的軟禁。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發(fā)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2011年,習近平就參觀過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事跡展覽,并在展品前不時駐足,仔細詢問。
2009年,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也毅然放棄國外優(yōu)越條件回到祖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nèi)技術(shù)空白。2017年1月8日,黃大年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他的愛國事跡也感動了習近平,習近平號召學習他“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之中、融入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