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十六國時期
鮮卑族慕容部族人
從現(xiàn)在的遼寧一路西行
最終在青海湖畔定居
建立吐谷渾國

土族少男少女表演舞蹈,不少學者認為,這個青海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便是由吐谷渾人演變而來。胡友軍 攝

跳“於菟”舞的青年,嘴叼生肉、手持插有“看子”(中間空心的烤饃)的柏樹桿。這一風俗也可追溯到吐谷渾時期。馬銘言 攝
利用青海湖邊的草場
吐谷渾人培育出了良馬—青海驄
它是獻給中原王朝的珍貴禮物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稱贊青海驄
“長安壯兒不敢騎,追風掣電傾城知”

游客們在湖邊騎馬,今天青海湖畔已難尋青海驄的痕跡。魯?shù)り?攝
公元641年
唐朝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吐蕃松贊干布
行經(jīng)日月山時
發(fā)現(xiàn)山的兩側風光完全不同
東邊是開闊平原
西邊則是草灘荒地

在日月山舉辦的高原風箏挑戰(zhàn)賽。孫睿 攝
相傳公主回望故鄉(xiāng)長安
仿佛已置身另一世界
不禁潸然淚下
淚水匯聚成倒淌河
流入青海湖

青海湖水。羅云鵬 攝
值得一提的是
文成公主進藏的道路
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

青海湖邊潔白的哈達獻給遠方的朋友。胡友軍 攝
而西漢張騫“鑿空”以后
祁連山以南
吐谷渾疆界內的絲綢之路南道
過日月山、經(jīng)青海湖
到達甘肅敦煌通向西域

圖為青海古道博物館館藏,以古道文化為背景,重現(xiàn)絲綢之路青海道的繁榮昌盛 馬丁 攝
今天,緊鄰青海湖南北兩岸
通向西藏、新疆的國道車旅繁忙
世界屋脊的“天路”
——青藏鐵路也從湖邊經(jīng)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