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健康扶貧攆走脫貧“攔路虎”
地處呂梁山區(qū)深處的山西省岢嵐縣,山大溝深、坡陡地瘠。
道阻、家貧、病疾,緊緊捆綁住了這里的鄉(xiāng)親。
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趙家洼村王三女一家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辛。
年輕時,王三女就患上風濕性心臟病和高血壓,這些年又引發(fā)慢性支氣管炎。雪上加霜的是,前些年丈夫、兒子相繼離世,兒媳婦也離了家,患有殘障的孫子、孫女只剩她一人獨自拉扯。
2017年6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位特困戶的家,安慰王三女好好生活,叮囑當?shù)馗刹堪才藕盟龑O子和孫女的特殊教育。這份溫暖,讓王三女銘記在心。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脫貧路上的“攔路虎”,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在岢嵐縣考察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座談會,要求對因病致貧群眾加大醫(y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如今,隨著整村搬遷,王三女從土坯房搬進了新樓房,經常有家庭醫(yī)生上門送醫(yī)送藥。去年,王三女住了兩次醫(yī)院,總費用8914.3元,自己只花了525.77元。
岢嵐縣醫(yī)療保障局局長程富生說,近兩年來,我們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提出的要求,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今年上半年住院3967人次,總費用2613.24萬元,通過“三保險、三救助”報銷補償后,貧困戶報銷比例超過90%。
“三保險、三救助”,是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山西考察工作后,山西省為化解因病致貧而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通過基本醫(yī)保、大病保險和補充醫(yī)療保險報銷等,實現(xiàn)對貧困人口看病就醫(yī)的兜底保障。
到2018年底,王三女一家三口成功脫貧。年近七旬的她由衷感慨:“趕上了好時代,是咱最大的福氣。”
【記者手記】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yǎng);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
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是農民怕生病、病不起的真實寫照。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是牽掛。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7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戶實現(xiàn)脫貧,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數(shù)量增加到25種。
摸清因病致貧人口的“底子”,開出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方子”,未來兩年內,我國將精準補齊醫(yī)療保障政策短板,讓更多“王三女們”走出因病致貧返貧之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