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版照片:上圖為程積民(前右)1985年在寧夏云霧山草原考察(資料照片);下圖為程積民(中)和科研團隊成員在寧夏云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進行植物樣方調查(新華社記者李一博6月18日攝)。 新華社發(fā)
初心:把青春獻給需要我的地方
擇一事,惠眾生。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程積民說,自己有一顆“平凡的初心”。
40年前,云霧山區(qū)并不像名字那般美好。那時,程積民從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位于陜西楊陵的水土保持研究所,像家人期望的一樣,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1979年夏,參加工作不久的程積民隨所里的老師們到云霧山考察,踩著羊腸小道走遍了云霧山周邊溝峁塬梁的旮旮旯旯。一天,科考組在野外吃晚飯時狂風大作、黃沙漫天,等大家拿開遮擋雙目的手一看,帶來的饅頭和咸菜已經覆蓋了一層黃土。
那頓“沙土飯”,改變了程積民的人生選擇,激起了他改變黃土地貧瘠狀況的強烈愿望。
走村入戶時,程積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每天日上三竿,不少群眾還都躺在炕上,少有人出門。
“一問才知道,原來農戶家窮得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這種情況當時在云霧山區(qū)比較普遍。”程積民說??吹疆?shù)厝罕娡旌人⒑⒆由喜黄饘W、沒有醫(yī)療保障的狀況,他心里產生了從未有過的痛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