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7月27日電 題:有一絲希望,就盡百倍努力——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72小時救援紀實
新華社記者李銀、王新明、葉昊鳴、潘德鑫
7月23日晚,貴州水城縣雞場鎮(zhèn)坪地村岔溝組,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已經入睡。21時20分,突然“轟隆”一聲巨響,200多萬方泥石從500多米高的山上急沖而下。瞬間,依山而建的20余棟房屋被吞沒,來不及躲避的大量村民被掩埋。
災情發(fā)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應急管理部與自然資源部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協(xié)助地方政府開展處置工作,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yī)學救援隊趕赴災區(qū)開展醫(yī)療救治。貴州啟動地質災害I級應急響應,正在上海開展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工作的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前結束行程,立即趕赴受災現場。
面對突然來襲的特大山體滑坡,一場緊急救援旋即展開。

貴州水城縣雞場鎮(zhèn)坪地村岔溝組山體滑坡現場(7月2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近千名救援人員連夜馳援
“沒想到會發(fā)生滑坡,從家里跑出來十幾米,房子就垮了。”記者在六盤水市人民醫(yī)院見到了滑坡災害中幸存的卯長順,他告訴記者,自己右邊兩根肋骨斷了,頭部和手部也被砸傷。妻子傷到心臟和肺部,目前正在重癥監(jiān)護室,萬幸兒子傷勢較輕。
岔溝組村民鄧元背和妻子因在外打工躲過一劫,然而年邁的父母和一雙兒女全部被埋,生死未卜。鄧元背幾乎一整天都站在一處山坡上,死死盯住家的方向,看著不停作業(yè)的挖掘機,眼淚止不住地流。
經現場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反復核對,確認滑坡災害區(qū)有戶籍人口22戶77人,外來探親好友及務工人員8人,共計85人,其中已取得聯系的外出人員23人。截至7月26日21時,滑坡已致26人死亡,仍有25人失聯,另有11名生還者正在醫(yī)院接受治療。

7月25日,救援人員在山體滑坡現場進行搜救。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災情就是命令。特大山體滑坡發(fā)生后,各級黨委、政府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迅速啟動搜救被困人員等工作。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貴州下撥3000萬元用于搶險救災;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調派國家緊急醫(yī)學救援隊、北京兒童醫(yī)院趕赴災區(qū)開展醫(yī)療救治;貴州省在第一時間成立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下設搜救組、專家組、醫(yī)療保障組等,分頭開展救援。
記者連夜趕到現場看到,消防、衛(wèi)生健康、礦山救援等部門近千人正全力搶險救援,現場已投入大型挖掘機及裝載機20余臺、各類搶險救援車輛百余輛,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也已到位。
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副參謀長吳孟恒說,為提高搜救效率,救援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三維建模等,對比歷史衛(wèi)星云圖、照片等,還原山體滑坡前的場景,根據滑坡沖擊方向、力量估算被埋壓者的位置,對失聯人員定位、定點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