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所以值得”
位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內(nèi),記述了解放軍十五團徒步橫穿“死亡之海”解放和田的軍史奇跡。這支部隊的前身,是聞名中外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團。1953年,部隊留下一個營就地轉(zhuǎn)業(yè),將開墾出的4萬畝良田無償捐給地方政府,屯墾戍邊60余載,發(fā)展成為今天的四十七團。

四十七團文體廣電服務中心副主任、團委書記夏美玲接受采訪。光明網(wǎng)記者 曾震宇攝
這里,有個90后義務講解員叫夏美玲。夏美玲的爺爺和姥爺是1958年從內(nèi)地來新疆支邊的青年,從此一家三代就扎根在這里。
夏美玲大學畢業(yè)后,放棄了去大城市發(fā)展的機會,第一份工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的講解員。“剛拿到老兵故事的講解詞時,我也是照本宣科背的。”夏美玲告訴記者,“后來講的越來越多,我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老兵的故事非常感人。”對于夏美玲來說,很多老兵都是“看著她長大的爺爺”,所以講稿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她孜孜不倦整理出來的。帶著這些故事,夏美玲參加了很多演講比賽。2016年,夏美玲在第二屆全國紅色旅游故事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當時看到臺下的人滿含淚水,我覺得非常自豪!”夏美玲說。
“講解三年多,每一次講的時候我都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每次一講都會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夏美玲說。在她的講述里,我們聽到了新一代兵團人的堅定與自豪。
在四十七團生活了二十七年,工作六年,夏美玲已經(jīng)從一名新入職的大學生,成長為團場文體廣電服務中心主任、團委書記,作為一名“老兵精神”的傳承者,她還組建了“不忘初心——傳承老兵精神志愿服務宣講團”。
如今,夏美玲在團場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女兒,一家四代扎根在這里。曾經(jīng),很多人問她,你為什么不去更好的地方發(fā)展?她說,因為熱愛這里,更多的是敬佩。在大漠邊關(guān)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她覺得——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