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求真理 堅持群眾路線
習仲勛:“實事求是就是最大的黨性。”
習近平:“實踐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1985年11月,習仲勛在江西農村調查研究,訪貧問苦。
子女回憶習仲勛時曾說過:“我父親的一生堅持實事求是,從不會遮遮掩掩,尤其是在涉及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上,他從不退縮。”
著名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號稱萬里黃河第一壩,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工程,也是蘇聯(lián)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建設之初征集意見時,習仲勛投了反對票。他主張緩建,至少待解決了泥沙淤積問題后再建設。他認為,科學這個東西要老老實實,沒弄清楚,沒有一定的根據(jù),沒有試驗,不要隨便去說。

2019年4月15日下午,習近平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同村民代表、基層干部、扶貧干部、鄉(xiāng)村醫(yī)生等圍坐在一起,共話脫貧攻堅。
習近平自小耳濡目染,深受父親影響。2012年,他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講話時指出,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要了解客觀實際,就必須深入群眾、深入實踐進行調查研究。習近平倡導要把調查研究“貫徹于決策全過程”,強調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還形象地比喻說,調查研究就像“十月懷胎”,決策就像“一朝分娩”。
“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shù)兀ㄊ校┪瘯浺欢ㄒ鼙樗械泥l(xiāng)鎮(zhèn),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qū)。”深入一線、實事求是、掌握第一手詳細資料,始終是習近平的工作作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走過社區(qū)、鄉(xiāng)村、企業(yè)、學校、軍隊,察民情、訪民意、問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