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張尼)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中國無償獻血人次和采血量實現了連續(xù)20年持續(xù)增長,并實現臨床用血全部來自公民自愿無償捐獻。但在公眾當中,仍有不少人對獻血存在誤區(qū)與偏見,懼怕參與其中。

資料圖
中國無償獻血人次連續(xù)20年持續(xù)增長
1998年《獻血法》實施以來,中國無償獻血人次和采血量實現了連續(xù)20年持續(xù)增長。
來自國家衛(wèi)健委的數據顯示,1998年全國無償獻血人次約30萬,2018年達到近1500萬。1998年全國采血總量不足500萬單位,2018年達到2500余萬單位,增長超過4倍。
與此同時,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設置血液中心32個,中心血站321個,中心血庫99個,采血點3164個,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為主體,邊遠縣級中心血庫為補充,覆蓋城鄉(xiāng)、運行高效的血站服務體系。
此外,目前,中國28個省份成立省級臨床用血質量控制中心。
從費用來看,根據國家衛(wèi)健委2018年底公布的數據,中國血液價格約為34美元/單位,與高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低收入國家平均價格相比,每單位分別低274美元、33美元、16美元、2美元。
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價稱,中國在無償獻血、血液質量安全和臨床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資料圖 韋亮 攝
這些群體獻血率遠高全國水平
盡管無償獻血人次數保持連續(xù)增長,但從參與無償獻血的人群結構來看,也出現了明顯分布不均。
2017年,原國家衛(wèi)計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公務員、高校學生、軍人和醫(yī)務人員每千人口獻血率分別為69.2、78、55.8和52.5,遠高于全國水平。
根據首都獻血服務網早前公布的一則信息,2017年度北京市團體無償獻血前100名中,高校超過一半,前10名中,高校占據9席。
從全國獻血率來看,中國相比一些發(fā)達國家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據媒體報道,此前世衛(wèi)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1.125億次獻血總量中,超過一半來自總人口占世界人口19%的高收入國家。這其中,高收入國家的獻血率中位數為每千人32.1次。
相比之下,中上收入國家為每千人14.9次,中低收入國家為每千人7.8次,低收入國家為每千人4.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