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3月10日舉行的技術專家會上,錢七虎、梁文灝、鄧文中、秦順全、繆昌文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業(yè)內16名專家認為,此隧道是目前國內難度最大的盾構隧道之一、長江上建造最困難的過江通道之一。直徑15.07米的盾構要穿越穿越巖溶區(qū),史無前例。
針對和燕路隧道復雜地質難題,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結合多年“穿江越海”盾構隧道施工的豐富經(jīng)驗,對盾構機的刀盤型式、刀具類型、耐壓能力等進行了針對性研究、設計。

中鐵十四局集團16日公布,為打通長江上施工高難度過江隧道,盾構機“復興號”下線。 中鐵十四局集團供圖 攝
盾構機配置了可伸縮的主驅動,最大伸縮量達40厘米,硬巖地層刀具極易磨損,可以實現(xiàn)快捷方便的刀具更換,江底換刀的風險大大降低。刀盤上配置了40把可以互換的刀具,根據(jù)軟硬不同的地層來切換滾刀或者齒刀。在刀盤面板、主臂間配置沖刷的基礎上,特別增加了6個刀筒沖刷,以降低刀盤中心結泥餅的風險。針對巖溶區(qū),配置了全自動的超前鉆探和注漿系統(tǒng)。

中鐵十四局集團16日公布,為打通長江上施工高難度過江隧道,盾構機“復興號”下線。 中鐵十四局集團供圖 攝
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建成通車后,將對提升南京交通路網(wǎng)區(qū)域樞紐功能、推進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設產(chǎn)生帶動作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