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一個“實”字。日前中國政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fā)表的專題報告指出,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了5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這些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實。“一帶一路”是務實合作平臺,要出實招、見實效。“一帶一路”建設不搞華而不實、口惠而實不至那一套。5年多來,“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成績斐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逐年增加,迄今中國政府已與126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鐵路、公路、港口、航空運輸、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互聯互通合作進展迅速。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qū)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營商成本,釋放了發(fā)展?jié)摿?。?ldquo;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國際多邊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商業(yè)銀行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投融資模式,積極拓寬多樣化融資渠道,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穩(wěn)定、透明、高質量的資金支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各國開展了形式多樣、領域廣泛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和認同,為共建“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可以說,一個“通”字,抓住了問題的癥結,有了主攻方向。一個“共”字,打開了參與者的心結,激發(fā)了各方能動性。一個“實”字,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的誠意和擔當,參與者有了獲得感。
“一帶一路”倡議,是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哲學問題的回應,是中國在新時代破解發(fā)展瓶頸、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是中國實現與世界良性互動、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真誠努力。展望未來,共建“一帶一路”既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更充滿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發(fā)展前景。共建“一帶一路”將進一步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望成為“一帶一路”走向更大成功的另一個里程碑,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邁向高質量發(fā)展。
(賈秀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