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公園野菜被挖 其中二月蘭蒲公英居多 專家稱公園采用回收利用的水澆灌需謹慎食用
并非天然零污染 公園野菜挖不得

雙橋附近東1時區(qū)公園的市民拎著塑料袋摘野菜
都說春天是吃野菜的季節(jié),就圖個“野生純天然”,愛吃野菜的人尤其鐘愛去公園里“自助”挖野菜。近日,北京各大公園迎來一群挖野菜的人,奧森公園、東壩郊野公園、大興南海子公園等公園里游客采挖野菜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但專家提醒,公園里的野菜最不安全,容易誤食和中毒。此外,野菜雖營養(yǎng)價值高,但胃腸消化能力差的人應少吃。
發(fā)現(xiàn)
老人手拿小刀挨個土坡鏟挖野菜
近日,奧森公園、東壩郊野公園、大興南海子公園等公園內(nèi)游客采挖野菜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主要采挖的種類包括苜蓿、蒲公英、苦碟子、二月蘭。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和東壩郊野公園里大片的二月蘭被“掐尖兒”,而在大興南海子公園,蒲公英被連根拔起。在東壩郊野公園,樹下大片的二月蘭被“掃蕩”,不少植株還未長大,地面生長的部分就被整根掐下,只留下花根。
昨日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朝陽區(qū)雙橋附近的東1時區(qū)公園發(fā)現(xiàn),除了健身、遛彎、親子的市民,也有專門來挖野菜的人群。北青報記者剛進園就注意到,有帶著孩子的家長手里拿著一袋子野菜正往園外走,還不時打量著裝著野菜的袋子。
在一處種滿各種果樹的區(qū)域,兩位老人正在弓著腰用小刀或者小鏟子直接鏟挖野菜,動作嫻熟。老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她們從上午十點多就開始挖了,挖一會就會轉(zhuǎn)戰(zhàn)另一個土坡,挖近一小時后就能挖到一中號塑料袋的量。其中一位老人說,“野菜是野生純天然的,就是吃個新鮮,清明節(jié)前后來挖最合適,再過一周基本就沒了。”
兩位老人還向北青報記者介紹起野菜的功效和做法:苦碟子具有消炎去火、促排便的作用,食用方法就是涼拌、蘸醬吃、包水餃做餡、面條當配菜等。蒲公英洗凈曬干后泡茶也有消炎的作用,“這在中藥里都有記載。”
當北青報記者問及這里允不允許挖野菜以及食用是否安全時,其中一個挖野菜的老人告知,“這都是野生的,可以挖,而且現(xiàn)在也不是長蟲的時候,沒人打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