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程貓膩不少:“未審核、冒用、出口……”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問題地圖”幾個字,結果令我們感到觸目驚心。
就在青島市銷毀“問題地圖”的三天前(18日),深圳海關剛剛通報,該關日前破獲一起走私出口“問題地圖”案。

▲深圳海關網站截圖
令人震驚的是,“涉嫌侵犯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地圖竟然多達30萬余張,其中26萬余張已經出口荷蘭!
所幸,這批地圖被辦案人員緊急追回。
而在鄭州海關今年1月通報的走私“問題地圖”案中,近2萬張“問題地圖”被偽報為“旅游海報”欲出口至德國。最終被鄭州海關查驗發(fā)現。
屢禁不止的背后,不禁讓人想問:這些地圖究竟如何產生?又為何出現明顯錯誤?
在國內媒體的相關報道中,這些地圖的生產過程有著“相似之處”:
青島海關查獲的“問題地圖”由安徽合肥某公司出口至境外某國,該公司收到國外客戶的地圖招貼畫圖樣后,未向有關部門提交審核,直接委托另一企業(yè)加工生產。
深圳海關查獲的“問題地圖”由“國際某機構”向香港一印刷有限公司下訂單,由東莞一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從香港中轉出口至荷蘭。
鄭州海關查獲的“問題地圖”,則由深圳某印刷廠印制,又冒用深圳某進出口公司名義,準備出口至德國。
“國外客戶”、“未經審核”、“出口境外”……一些國內涉事公司就這樣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訂單,原封不動地照圖樣生產,企圖蒙混過關。
地圖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版圖,描述著國家的領土范圍。當我們在譴責國外企業(yè)或機構懸掛張貼“問題地圖”的時候,卻何曾想到,有些“問題地圖”的原產地竟然就在國內?!
對此,不少網友用激動的言詞表達著自己的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