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陳方安生等人提到美國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該法使美國將香港視為一個獨立關稅區(qū)。香港反對派近來散布如果“一國兩制遭破壞”,美國可能取消該法。陳方安生等人留下了他們幫著美國對港實施這一威脅的印象,這就更不得人心了。
香港人跑到美國去不是勸美國如何對香港好,改善對港政策,而是跑去抹黑香港,協(xié)助美國用施壓的方式打香港牌,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香港民眾集體埋單,成就那幾個反對派人士的個人野心,這樣的游戲不能不說挺臟的。
香港早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的特別行政區(qū),少數(shù)挾洋自重的反對派人士卻不肯接受這一最基本的現(xiàn)實,仍要在香港建立它作為西方殖民地或者飛地的規(guī)矩。他們也知道這完全不現(xiàn)實,他們真正瞄準的是采取這種對抗姿態(tài)能給自己帶來的過程性好處。
比如香港特區(qū)政府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xié)助條例》,容許內(nèi)地以一次性個案方式引渡涉案人士。連美國都可以要求加拿大配合引渡,內(nèi)地與香港之間建立這種聯(lián)系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嗎?這能從哪個角度談得上“破壞一國兩制”呢?
總的來看,陳方安生等人去美國“告洋狀”只能在香港的一些圈子里刷流量,對香港輿論產(chǎn)生不了什么大的影響,更干擾不了香港治理的有序進行。美國能夠日常干預香港事務的杠桿太少了,美方最方便的就是動動嘴,而他們這一年什么過分的話都說過了,對香港事務再多說幾句又能怎么樣呢?
重要的是香港社會成熟多了,激進反對派制造政治沖突的能量不斷萎縮。香港有從前幾年政治躁動中逐漸平靜下來的趨勢,重新更多專注于自己所扮演的亞洲金融中心的角色。
反對派還是應該通過香港的體制發(fā)揮《基本法》所賦予他們的作用,這當中的空間非常巨大,也富有獨創(chuàng)性。做好香港的反對派是對民主政治內(nèi)涵的重要補充,真正富有政治雄心的反對派人士有必要整理思路,真正用好《基本法》,無愧于自己的使命,也無愧于中華民族。(環(huán)球時報社評文章)
原標題:《社評:香港反對派去美國“告洋狀”令人鄙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