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各地928名消防隊員趕往鹽城響水爆炸事故的現場。
“逆行”爆炸現場的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外環(huán)路中隊中隊長陳意剛下救援一線,滿身疲憊,兩眼通紅。
他對記者說,加入消防隊伍14年,身經百戰(zhàn),但當自己站在火光沖天的巨型罐體面前時仍倍感震動,“這一次救援難度大,過程反復。”
21日晚,他們支隊抵達后接到指令并判斷,得出2個結論:一是這場火一時半會滅不了,二是滅火必須速戰(zhàn)速決。在他們面前,現場3個罐體——2個苯罐、1個甲醇罐正在熊熊燃燒。
“當液體儲罐比較滿的時候,是不能直接撲救的。必須到一個界限,才可以使用一次性泡沫覆蓋。”他回憶,“當時,罐體破損的范圍很大。”
晚上,光線很暗,路面已有積水,視線很差。爆炸引發(fā)的沖擊波把場內的建構鑄件沖得散落四處,入口通道被堵。消防戰(zhàn)士們手扛肩挑,將沉重的消防炮等器材搬進場內。
一邊,泡沫像雪花一樣噴涌而出,一邊,噴涌而來的熱浪撲打在皮膚上有灼燒感。與此同時,罐體還在泄漏,阻擋流淌火威脅迫在眉睫。
陳意的戰(zhàn)友們用沙土填滿蛇皮袋,與當地民兵一起手抬背扛,在儲罐周圍人為筑好2道分別長10米、高2米,長12米、高1米高的雙重“防護堤壩”。“如果有流淌火,可能會造成更大傷亡、次生災害。”
1個小時、2個小時……截至22日晨7點,徹夜奮戰(zhàn)十余個小時的消防官兵終于將3個主罐體大火撲滅。
有的消防官兵為此在救援行動中受傷。消防車上,記者看到一位宿遷消防戰(zhàn)士正脫下沉重的靴子,右腳底有十公分的劃傷。他說,昨夜救援中,站在化學液體中的浸泡,讓他感到腳部灼痛難忍。就在他脫鞋清洗時,被沖落的銳件割傷了腳。
不時,沿路工作人員給戰(zhàn)士們散發(fā)面包、蛋糕,臨時填填肚子。
第一階段救援滅火任務告一段落,陳意仍無法如釋重負。“每一次災難面前,必須全力以赴。”
在行動出發(fā)前,他“避重就輕”地告訴妻子要參與這次救援,但并沒有明說任務有多艱巨。救援路上,妻子發(fā)來視頻,叮嚀囑咐注意安全。
讓陳意難忘的是,與他同行的隊員,在沾滿灰塵的救援車玻璃上,手指劃寫下兩個字——“平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