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的魔力,科學的魅力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物理對太空感興趣,這里面肯定有未來的科學家。”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說,“像科技答題這樣的創(chuàng)意應該再多一些!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研究,尤其是年輕人,讓他們知道科學非常有趣,也非常有挑戰(zhàn),非常有價值!”
“星辰大海對人的誘惑太大了!”每次說起他的研究,羅俊眼角的微笑有一種感人的力量。
物理與文學有一個共同之處,都需要浪漫的想象,所不同的是,物理學家用科學實驗去驗證想象,而文學家用語言藝術去展現(xiàn)想象。30多年來,圍繞引力的研究,羅俊從基礎研究推進到多個重大應用研究,再到最前沿、最具挑戰(zhàn)的空間引力波探測領域,都是在驗證他對“星空”的想象。
“從事自己的興趣愛好,是科學家的幸運。對接國家戰(zhàn)略需求的研究,則是科學家的責任。”羅俊說,“‘天琴計劃’有一系列關鍵技術需要攻克,需要幾代科學家接力征戰(zhàn)!”
別人眼中的苦,卻是他心中的樂。這是星空的魔力,更是科學的魅力。
和年輕人在一起,看到希望、看到未來
“希望大家愛科學、懂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家騏為網(wǎng)友出題的初衷。
王家騏今年79歲,是全國人大吉林代表團中年齡最長的一位,但在答題過程中,他卻快樂得像個孩子。“我沒做過這個實驗”“雪蛤,這不是我們東北特產(chǎn)嗎”“我不能亂答”……
6道題目全部做完,每一道都能講出道理,“這個與我研究領域有關”“這個我書上看到過”……
當記者公布結(jié)果“您全都答對了”的時候,王家騏開懷大笑,還豎起了大拇指,給自己點了個贊。
王家騏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他說能看到希望、看到未來,盡管已經(jīng)79歲,但他始終奔忙在工作崗位上,建模型、帶學生。從1993年到2019年,王家騏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20余載,見證了祖國的發(fā)展,也感受到國家對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殷切希望。
志存高遠,必要腳踏實地。王家騏對科研工作的熱情與擔當就是給學生們最好的“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