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進行時,以團圓為主題的中國春節(jié),親人團聚、走親訪友,除了拜年和聚餐,一桌麻將似乎一直是春節(jié)社交的保留節(jié)目。親友之間的牌桌上,并非賭博,只是娛樂,和看春晚、包餃子、貼春聯(lián)一樣,在很多中國人的“過年記憶”里,總有幾個有關(guān)打麻將的故事。
資料圖:2016年3月25日,昆明一商家在街頭擺出“巨型麻將”,圖為市民在麻將堆里選牌。 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春節(jié)里的打麻將,更重要的是親情傳遞”
中國人對麻將的熱愛,世界皆知。年輕人休閑娛樂,可以打麻將;老年人打發(fā)時間,可以打麻將;鄰里串門、親朋團聚,可以打麻將……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三缺一,才是中國人最大的恐懼。”
全年之中,如果要找一個全民打麻將最集中的時間點,那一定就是春節(jié)了。
從是銀裝素裹的東北,到春暖花開的華南,跨越整個中國,麻將在春節(jié)的出現(xiàn),沒有地域之分,只有玩法不同。
一家人團圓,對于老年人來說,似乎只有麻將才能讓年輕的孩子們放下手機,在牌桌上找回團聚的歡聲笑語,而對于年輕人來說,在處處“被催”的春節(jié)社交中,麻將,也許是僅剩的快樂噴泉。
家住北京的李博還記得,小時候,自己家過年時有四大保留節(jié)目——年夜飯、包餃子、看春晚和打麻將。
但小孩是上不了牌桌的。那時他的任務(wù),就是守在電視機旁,等待一個個春晚小品節(jié)目,然后通知大人電視機里是哪位笑星登場了。
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李博成了一名資深“麻友”。每逢周末假日,甚至工作日的晚上,他能約上幾個“志同道合”朋友,來搓幾局麻將。李博說,打麻將不僅是娛樂方式,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一個好方式。
今年的春節(jié),李博除了和家人過一把麻將癮之外,還約著未婚妻家一起過年。兩家愛打麻將的人湊在一起,麻將也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活動。
對于像李博這樣的普通中國人來說,春節(jié)里的打麻將,更重要的意義是親情傳遞。
“親友相聚,打麻將都是量力而為,從來不會賴賬,也不會因為輸錢而不高興,每次一起打麻將,但凡我輸了錢,長輩還會私下把錢給我。”李博說,春節(jié)麻將就是烘托過年喜慶氛圍的一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