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德國基爾大學團隊專門為此次合作制作的紀念貼紙?! ”緢笥浾?李 強攝 |
|
|
|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跋裰袊?/p> |
|
|
|
團隊負責人羅伯特(中)、儀器主管于佳(左)和工程師史蒂芬正在討論相關(guān)研究內(nèi)容。 本報記者 李 強攝 |
■中國探月工程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國際合作,中國航天工程翻開了新一頁。
■“德國媒體曾在報道里寫道‘Chang'E vs Change(嫦娥與改變)’,這是個文字游戲,但合作的確改變了很多事情。”
■歐洲應(yīng)當抓住機會與中國合作,只有開放合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才能共同推進人類空間技術(shù)的進步。
1月11日,當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時,遠在波羅的海之濱的德國基爾大學里,許多科學家正熱切關(guān)注著這一切。
嫦娥四號探測器1月3日順利在月球背面著陸,落月時間是德國的后半夜。羅伯特·維默爾—施魏因格魯伯教授天不亮就給團隊群發(fā)了郵件:“親愛的各位,柏林時間凌晨3時26分,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我們的LND很快就要開啟了。感謝大家為這個偉大任務(wù)付出的努力。”
LND,全名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簡稱粒子輻射探測儀),是嫦娥四號落月后第一批開機測試的儀器。這一中德合作的載荷探測儀,由基爾大學地外物理系研制,中方參與設(shè)備測試,雙方共同擁有科學數(shù)據(jù)并開展科學研究。中國探月工程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國際合作,中國航天工程翻開了新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