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用“三個不能有”告誡全黨:“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
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又及時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2018年新年伊始,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警示全黨:“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各種因素具有很強的危險性和破壞性”,“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
自上率下,以行動作無聲的號令,以身教作最好的榜樣。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就研究作風建設問題,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實施細則》;
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體出京活動,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重溫入黨誓詞,堅定政治信念;
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十九屆中央政治局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分別拿出2天時間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為全黨樹立起了標桿。
高瞻遠矚,著眼新形勢新任務,進行謀篇布局。
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鮮明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在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對新時代我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工作作出新部署;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將全面從嚴治黨列為改革開放40年必須堅持的9條寶貴經驗之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踩著穩(wěn)中求進的步伐,以不變的決心、不變的力度,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標準,鋪展開新時代黨的建設新布局。

2018年11月3日,在福建省南武夷中藥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邵武市城郊鎮(zhèn)紀檢干部(左一)對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對象官極貴(右二)進行走訪。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再堅持 再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展現守正創(chuàng)新新氣象
2017年11月21日晚,正值小雪節(jié)氣的前夜,中央紀委發(fā)布消息:“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魯煒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黨的十九大閉幕不到一個月就拿下“首虎”。有網友這樣寫道:“那些認為在下一個五年反腐敗斗爭可以換一種節(jié)奏的人,可以打消幻想與僥幸了!”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啟新局,更加突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和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不斷強化政治監(jiān)督,堅定踐行“兩個維護”,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推動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
不斷凸顯政治巡視的本質屬性。黨的十九大后,作為黨內監(jiān)督戰(zhàn)略性制度安排的巡視不斷深化,鮮明強調把“兩個維護”作為巡視的根本政治任務。
2018年1月至11月,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共立案審查存在違反政治紀律行為案件2.5萬件,處分2.2萬人,其中中管干部25人。
2018年10月17日,我國第5個國家扶貧日。
這一天,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的15個中央巡視組開始進駐13個省區(qū)市,以及在脫貧攻堅中承擔重要職責的11個中央國家機關和2家金融企業(yè),開啟脫貧攻堅專項巡視。
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就一個主題開展巡視監(jiān)督,在扶貧日之際進駐,這樣的安排絕非巧合。
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體現出全面從嚴治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鮮明特征。
人們看到,黨中央把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中央紀委從2018年起開展為期3年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3.31萬個、處理18.01萬人。
人們看到,紀檢監(jiān)察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推動從嚴治黨以強大聲勢向基層延伸。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3.87萬個,處理31.6萬人。
人們看到,從深挖徹查黨員干部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到對污染防治和生態(tài)環(huán)保領域不擔當不作為、失職失責問題開展力度空前的問責,黨的任務所在,就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所向。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啟新局,懲治這一手沒有絲毫松懈。
作風建設繼續(xù)較真較勁,持續(xù)擦亮“金色名片”。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全國當年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55705起,處理黨員干部78804人。
既抓老問題,又關注新表現。
中央紀委印發(fā)工作意見,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反對“四風”的首要任務、長期任務;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頻頻曝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黨的十九大以來,作風建設在更加注重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中走向深化。
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沒有休止符。
“要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黨的十九大報告用3個“堅持”指明了反腐敗工作的原則和方向。
財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少春,國家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努爾⋅白克力,公安部原副部長孟宏偉……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已對70余名中管干部立案審查調查。
追逃追贓快馬加鞭,海外“獵狐”捷報頻傳。
中央追逃辦再發(fā)公告曝光50名外逃人員線索,首次從歐盟成員國成功引渡涉嫌職務犯罪的國家工作人員,國家監(jiān)委成立后首次同西方國家簽署反腐敗執(zhí)法合作文件……
截至目前,我國已連續(xù)4年開展“天網”行動,共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追回外逃人員5000多名,其中“百名紅通人員”56人,追回贓款100多億元。
“自首”,成為2018年反腐新聞的一個熱詞。
2018年7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發(fā)布河北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艾文禮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人們注意到,通報中首次出現了“已投案自首”的表述。
